↑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其他题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所叙事要源于生活,所抒情要真切自然;

    ②不能出现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③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玉白菜

    李世营

    (1)杨石头南山采石,采了半辈子,偶得一彩石,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稍经打磨便光泽鲜亮。杨石头携带回家,视若珍宝,闲暇时常拿出把玩,取名“玉白菜”。

    (2)有一日,杨石头老伴身体不舒服,到县城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异常,必须做一个大手术。手术费和医药费算下来要好几万,这可愁坏了杨石头,儿女们都在外地打拼,杨石头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就惦记起自己的“玉白菜”来。

    (3)杨石头带上“玉白菜”,找到县城石头坊的老板赵德茂,请他估个价。杨石头和赵德茂并不陌生,两人早年曾一起在南山采石场当石匠。后来杨石头听说赵德茂结识了不少大人物,承包南山采石场发了财,生意越做越大,从当地扩展到周边几个县。

    (4)赵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惊,接着微微一笑,看了两眼就随手撂在桌子上。“老杨,亏你干了半辈子采石匠,这能算上品奇石?看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你在难处急用钱,我给你顶码价,五千。”

    (5)杨石头的脸,立马羞成柿子红。他带着“玉白菜”悻悻返回医院,医生却给他一个好消息。杨石头老伴的病情,经省城来的专家复诊,已确认并不需要做手术,采用普通治疗手段就能痊愈。经过这场风波,老伴虽然没事,杨石头却有了心结。此后,那个“玉白菜”,他再没侍弄过。

    (6)没想到两个月后,赵德茂竟主动上门,还带来两瓶三十年的陈酿,一句一个“杨哥”,直喊得杨石头脑袋发蒙。

    (7)赵德茂问起“玉白菜”,说上次没看仔细,还想再过过眼。拿到“玉白菜”,赵德茂掏出放大镜,从色泽到纹理仔细端详了好久。“杨哥,这石头虽不是绝佳上品,但也是个好看的玩意儿,成色不错。而且“玉白莱”,就是“遇百财”,招财纳宝寓意好啊!我想买来送给一位新交的朋友,他名字里正好有个“玉”字。五万,怎么样?”

    (8)杨石头拿过“玉白菜”,沉吟不语。赵德茂有点急了:“价格你还可以抬,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可一定得卖给我!”

    (9)突然,杨石头的手机响了。接通电话,他先是三个“哦”,接着是三个“好”。挂了电话,杨石头拿出旱烟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分钟。“怎么样啊,兄弟?”迎着赵德茂乞求的眼神,杨石头像是下定了决心。他磕磕烟灰,把旱烟袋往腰间一别,说:“上品也好,普通石头也罢,我决定不卖了。”

    (10)赵德茂失望而去。

    (11)三天后,杨石头独自一人带着“玉白菜”坐车去了县城,费了一番周折,找到县长的办公室。县长开了门,一见杨石头,又惊又喜地说:“爹,您咋来了?”

    (12)杨石头不言语,大步进屋,取出“玉白菜”,双手捧着放到办公桌上。屋里沙发上坐着的赵德茂脸色霎时变得通红,他偷倫瞄了一眼放在脚边的袋子,里面是一份没来得及送出的厚礼。

    (13)原来三天前杨石头接的那通电话,就是小儿子杨玉洁打来的。儿子被组织上安排到家乡任职,特地打电话向父亲报告喜讯。

    (14)窗外一抹阳光洒进屋子,照得“玉白菜”熠熠生辉。如今的“玉白菜”,身上比三天前多了两行醒目小字:清白坚贞,两袖清风。那字迹,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杨石头刻碑常用的魏碑体。

    (15)“儿子,得守住这八个字啊。”抽着旱烟的杨石头心里默默念叨着,笼在头上的那一片旱烟雾,久久不散。

    (选自《名城绘》,有删改)

    1.请根据小说主要情节填空。

    杨石头偶得彩石并取名“玉白菜”→_____→杨石头拒绝赵德茂高价购买“玉白菜”→____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赵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惊,接着微微一笑,看了两眼就随手撂在桌子上。(句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2)挂了电话,杨石头拿出旱烟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分钟。(这个句子写出了杨石头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第③段中写“赵德茂结识了不少大人物”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4.小说为什么以“玉白菜”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

    刘元通

    ①《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③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④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売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⑤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适,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⑥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⑦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跳出“井口”?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清晨的太湖是 A     (清静   宁静)的。放眼望去,浩渺的太湖水无边无yín(   )。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渔帆鸥影点点。太湖的风带着江南特有的B     (浓艳  温情)和湿润迎面吹来,湖边那金黄的芦苇翩然起舞,湖水清澈见底,潜滋暗长的水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采摘红菱的姑娘zhàn(   )开着笑脸,哼唱着吴侬小调。荡漾的小舟,热chén(   )的水乡人……这片guī(   )丽的湖泊是大自然赐给苏州人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无边无yín(________)  zhàn(________)开 热chén(________)  guī(________)丽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A _________       B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说“阴”“阳”

    ①人们常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②从山的角度理解,则南“阳”北“阴”:山的南面,阳光照射充足,称“阳”;反之,北面则为“阴”。③从水的角度理解,则北“阳”南“阴”:细看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河流流向多自西向东,人们便会在南北两岸临水而居。④河流北岸阳光照射时间更长,亦称“阳”。⑤古人大多都普遍选阳地建城。⑥位山南而居水北之处更是风水宝地。⑦这些含有“阴”或“阳”字的地名,充分反映了古人择地而居的智慧。

    (1)选文中第____句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 删去。

    (2)下面句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可插在上文第____句后,使说明更具体。

    如咸阳,其地在九嵕(zōng)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称为咸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 。(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白露未已。(《关雎》)

    (4)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___ 。(________)《岳阳楼记》)

    (5)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6)浮光跃金,________。

    (7)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都遇到了哪些险阻?请简述,并不少于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________)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作者家保姆,她本姓长,生的又高又瘦,迷信嘴叨,令人厌烦,但她为作者买来了《山海经》,让作者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B.《格列佛游记》中“慧骃”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D.《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吴用的足智多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宴词①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的诗。②畎:田间小沟。③催去棹: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1.赏析“长堤春水绿悠悠”一句。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下列诗句中,与“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B.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C.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D.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代以大麻縆①,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②,两向齐挽;当大縆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为号,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日“拔河”。中宗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唐休璟年老,随縆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有删改)

    (注释) ①縆(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1)溪而渔:_________

    (2)西朋输:________

    (3)者为输:_________

    (4)明皇御楼设此戏:________

    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B. 今代以大麻縆

    C.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D. 颓然乎其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随縆而踣,久不能兴。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

    5.(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________________游戏,(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从中隐约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____________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