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③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动静结合,写出了月光照耀下的洞庭湖美景。

    ⑥这里稻田宽阔平整,田边排列着整齐的房屋,令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夏日深夜,万籁( )俱寂,我翻开鲁迅的《朝花夕拾》,畅游在文学的海洋里。那一串串脍炙( )人口的故事,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憬和理想,引领我们汲取智者的思想,体悟人生的真dì(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0级四班班长陈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进入九年级以来,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的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D.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州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岛有15%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结合对以上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的思考,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系现实生活,为世界环境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首句写送别之地,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感情基调。

    B. 颔联作者以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C. 颈联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D. 尾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表达了作者心胸的豁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古文阅读】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的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那么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2017.5)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

    2.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议读书   刘熙武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

    ②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③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温家宝总理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

    ④三是如何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

    ⑤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

    (节选自2009-12-19《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

    2.从选文的结构和分论点的角度完成下列两题。

    (1)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读书要“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比艺术更珍贵

    贾米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著名画廊的负责人。去年10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快递,快递里面是十几幅抽象派画作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信上说:“尊敬的贾米森先生,我的祖父临终前说他有一部分美国乡村画家安德烈的作品,从未公示于众,这些是我最近无意中从祖父的阁楼里找到的,不知究意是不是安德烈的作品,请您鉴定。”

    “真是太神奇了,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富有艺术感的画作!”贾米森对画作进行仔细鉴别后无比惊叹地说。之后,他又邀请了几位画家一起来鉴赏,大家都被深深打动,而且一致认为这是安德烈的作品,并且深信无疑!

    贾米森于是决定在今年1月举办一个安德烈画展,并对画作进行拍卖。他在艺术杂志刊登了整版的宣传广告,还邀请了电视台的人来采访。

    就在拍卖会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一名30来岁的妇女抱着小女儿来到画廊找到贾米森,她满面惭愧:“请您原谅我跟您开的玩笑!那些画是我寄给您的,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安德烈的作品,而是出自一个不足两周岁的孩子的手——是她画的!”她指着怀里的孩子说。

    原来,这位母亲叫卡拉什尼科娃,是本市的一位居民,她怀里的女儿埃丽塔还不到两周岁。埃丽塔平时特别喜欢在纸上胡乱涂画。一天,卡拉什尼科娃觉得那些画看上去很像抽象派的画,便突发奇想将女儿的这些“画作”邮寄给贾米森鉴定,而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看自己的“感觉”到底准不准!

    “什么?你是说这些画是她的‘杰作’?”贾米森有种被五雷轰顶的感觉。

    “是的,先生!这确实是我女儿乱涂的,我在电视里看到这个事情后,才发觉事情的严重性!我不得不如实相告,尽管我知道你会对此生气万分!”卡拉什尼科娃低着头说。

    “这下完了!”贾米森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想他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栽在这次的失误上了,但是事已至此,他随后对卡拉什尼科娃说,“你先回去吧!谢谢你能及时坦诚相告!这事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自己会应付!”

    卡拉什尼科娃离开以后,贾米森立刻来到电视台,对媒体公开了事情的真相,但是他决定不取消这次展览和拍卖。“我对此很抱歉,但我说过的话又不能不做到!只是,我必须要先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贾米森对着摄像镜头既羞愧又坦然地说。

    贾米森对媒体承认了自己的失误,而且还在画廊门口贴了一张显眼的海报:“判断失误!此次展出和拍卖的‘画作’其实完全出自于一名两周岁都还不到的小孩子之手,但是展览和拍卖照样进行!”

    然而,在展览和拍卖的这天,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来观看展览和参加竞拍的人特别多,而拍出的最高价格竟然达到了10000美元!一名记者采访了几位买画作的顾客,问他们为什么要买一个孩子涂鸦的“作品”。几乎每一位顾客都说:“我买的并不仅仅是画,最主要的是,从这里面我看到了人的真诚,有那孩子母亲及时知错的真诚,有贾米森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和真诚,而这些,实际上比任何艺术作品都更富有价值!”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读懂文章,梳理贾米森在这个事件中感情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对贾米森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最后一段中“而这些,实际上比任何艺术作品都更富有价值!”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5.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你是作者,会给文章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你说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简述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