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

    B. 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 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炸 B. 颜色改变 C. 呼吸 D. 状态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废旧塑料深埋地下 B.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

    C.被蚊虫叮咬后,涂抹食醋减轻疼痛 D.用洗涤剂洗餐具油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蒸发结晶

    B.测定溶液的pH

    C.过滤液体

    D.称量固体氢氧化钠质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水时负极得到的是氧气 B. 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用肥皂水可鉴别蒸馏水和硬水 D. 稀释浓硫酸时需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此反应有氧化物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 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农业

    ①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纯度

    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CO2做蔬菜大棚的气体肥料

    ③氮肥NH4NO3可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将它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C化学与饮食

    D化学与工业

    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护气

    ②制作面包时可加入小苏打使其松软可口

    ③霉变的大米蒸煮后也不可以食用

    ①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氢氧化钠

    ②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③我国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C. 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D. t℃时,A和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回答下列问题:

    (1)2个甲烷分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Mg2+中的“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则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溴原子在反应中_____________(填“易失去”“易得到”或“不易得失”)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厨房用品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

    ①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人体必须摄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元素。

    (3)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4)铝锅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I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C转化为A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装置A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甲同学选用装置BED的组合,其中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二氧化碳气体从_________________(填“b”或“c”)端进人 E装量。同学们认为用装量C代替B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强看到妈妈将某品牌洗净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有气泡冒出。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I :气体成分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Ⅱ:为探究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同学们找来过碳酸钠进行实验.

    [实验背景]取少量过碳酸钠试剂溶于温水中,发现有气泡缓缓冒出,形成无色溶液X;取少量溶液X加入MnO2 ,发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管口,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猜想假设]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找资料]①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②NaHCO3溶液呈碱性,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过程]学习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样,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②取①所得上层清液,滴

    加________溶液

    无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无NaHCO3

    ③重新取样,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____

    证明溶液中无Na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5.20

    4.60

    4.20

    4.10

    4.08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