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7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质量分数为78%

    B.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D.绿色植物生长只消耗CO2不需要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葡萄酿酒 C.食醋除水垢 D.洗洁精除油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一石灰石 B.氢氧化钠一纯碱 C.碳酸钠一苏打 D.氧化钙一熟石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温室效应加剧﹣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需密封保存,但原因与空气中的成分无关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食盐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能顺利成功的是

    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生成CO2的体积 D.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变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H2O2→H2 B.Fe2O3→FeCl2 C.Cu→Cu(NO3)2 D.CaCO3→Ca(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

    B.图D中x小于或等于8

    C.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A、C离子个数比为1:3

    D.图中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比较盐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

    分别测定等浓度的两种稀酸的pH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证明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

    滴加硝酸银溶液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数据的测定和分析,合理的是:

    A.酒精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会引起灯内酒精燃烧

    B.某优质NH4NO3化肥(杂质不含氮)中,含氮量达32%

    C.用少量红磷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4(装置气密性良好)

    D.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环保部门某工作人员测得当地雨水的pH为6.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3)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第二位金属形成的阳离子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空格处填上适当的颜色。

    (1)含亚铁离子的溶液_________;

    (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固体_________;

    (3)CuSO4与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_________;

    (4)pH=0 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如图电解水实验装置,其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 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4)水在化学实验中也有很多用途,如:用水可以将______和________两种白色固体鉴别开,鉴别时产生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高铁的开通对丹东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材料.

    (1)工业炼铁的原理方程式是_________(以赤铁矿为例)

    (2)锰钢是一种合金,可用于高铁建设。已知金属活动性:锰>铁.锰的部分化合物溶解性见右表。若用实验验证铁、铜、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至少需要的三种试剂是_________

    OH-

    NO3-

    Cl -

    SO42-

    CO32-

    Mn2+

    (3)已知铁的硬度为5,锰的硬度为6,锰钢的硬度__(填“>6”、“<5”或“介于5-6之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日常生活中铝锅比生铁锅耐锈蚀,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为防止铁锅生锈,家庭中可采取的保养方法是________

    (2)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原理方程式________。

    (3)关闭燃气开关即可灭火,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

    (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 X = CO2 + 2NH3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请写出氨气和N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尿素在农业上用作______肥,_______(填:“能”、“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A、B、C为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t为__________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B>C>A。

    (2)t1℃时,将30gA、B、C三种物质分别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

    (3)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4)t1℃时,欲用50g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是一种红色粉末,B、E中不含相同元素,E、F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请写出A化学式______,E与F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与C反应的现象________;

    (4)图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包含下列中的____________。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⑤无基本反应类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利用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已知着火点A>B,则属于同一种单质的是_________(用A、B、C填空,下空同),实验中能燃烧的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对比AB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的条件是______。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_________性。燃烧停止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下图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1)既可用A装置又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写出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2)既可用B装置又可用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与B装置相比,F装置优点是 ______。

    (3)要收集体积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在酸碱盐性质的实验中,同学们使用了H2SO4、Na2CO3、Ba(NO3)2、NaOH四种溶液,实验结束后,所有的废液集中在一个大烧杯里,观察到废液呈白色浑浊。将废液进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渣和滤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分析。

    (1)关于滤渣:向滤渣中滴加__________,有气泡,说明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

    (2)关于滤液:对滤液中的溶质同学们一致认为一定含有________。滤液中还含有哪些物质呢?,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不同的猜想:

    ① H2SO4  ② Na2CO3、NaOH ③Ba(NO3)2、、NaOH   ④ Na2CO3、Ba(NO3)2、、NaOH   ⑤……

    经讨论分析,大家认为上述猜想中①不正确,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是__________,猜想_______也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12g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g。计算:

    (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2)将反应后滤液蒸干,可得固体多少克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