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3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 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 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 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 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铁犁牛耕

    B. 小农经济

    C. 重农抑商

    D. 闭关锁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棉纺织品产量增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

    B.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C.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吴钩在《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中写道,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 商业时空限制被打破

    B. 政府监管较严格

    C. 城市兴起并逐渐繁荣

    D. 金融服务业完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 家庭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A.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 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 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 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

    B. 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呈现以下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1927—1936年上海华商纱厂数及设备统计

    年份

    1927

    1929

    1931

    1933

    1935

    1936

    纱厂数

    24

    28

    28

    31

    31

    31

    纱锭数

    684204

    810978

    1005328

    1102032

    908446

    1105408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B.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大后方主要产品的产值中,私人资本工业所占比重由1938年的78.8%降至1944年的46.3%。1947-1948年,国统区私人工业资本仅仅恢复到1936年水平的78.6%。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②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③日本在华大量开设工厂         ④官僚资本的垄断与排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3年2月,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在这里,“组织起来”指的是

    A. 建立合作社

    B. 实行计划经济

    C. 推行公私合营

    D. 开展生产互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 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 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 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 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A. 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B.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46年11月,广州市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由市长证婚。参加者除要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外,还要增加合格医生开具的健康检查证明书。举行仪式时,男穿蓝布中山装,女穿长袖全白旗袍,并手持花球一束。这表明

    A. 广州人民观念先进

    B. 婚姻习俗逐渐简约文明

    C. 政府操控婚姻习俗

    D. 中国婚俗已经完全西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的影响不包括

    A. 世界开始成为整体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 欧洲封建统治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指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正是在殖民地侵略的过程中才得以产生的。”这主要是指发达国家

    A. 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紧密联系

    B. 从殖民地掠夺了原始资本

    C. 将先进生产方式传入殖民地

    D. 掠夺了殖民地廉价劳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史学家指出:“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了。”这里所论述的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 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C. 工业革命的世界影响

    D.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根据他的设计,必须沿河盖上一栋房子,安上多台纺纱机,由水车产生的动力转动。但这种机器较为庞大和昂贵,家庭生产使用己不可能。这种机器

    A. 结束了当时生产对传统动力的依赖

    B. 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

    C. 限制了棉纺织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

    D. 促成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飞机爆发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针对新政某一措施的漫画。罗斯福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肉类储备以应急救济

    B. 减少政府对农业津贴开支

    C. 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改造

    D.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傲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时遭受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国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据此推理材料的观点是

    A. 新政是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弊病的良方

    B. 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制度

    C. 新政无法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

    D. 新政更能解决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二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说明法国

    A.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确立国有制为主体

    D. 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A. 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 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二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三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中国的经济体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1953年的2800多个增加到9300

    多个,中央下达给工业企业的指标有: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利润等12个指标。企业利润和拆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解决。

    ——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种经济体制,指出这种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导致1992—1994年我国物价大幅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是什么历史现象,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及原因。并指出美国政府的应对举措。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