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学作品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拿(jī)    掇(cuān) 藤(gé)     管窥(lí)测

    B.光(pù)    案(dǎng) 道(hàng)  心自问(mén)

    C.院(cháng) 谤(mǐ)    戒(chěng)  安毋躁(shāo) 

    D.眼(zhá)   凉(yīn) 白(shuà)  级而上(sh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凑和     糟塌     挖墙脚     原形毕露  

    B.精简     赊帐     衍生品     心心相映  

    C.宿怨     观摹     卸包袱     看风驶舵 

    D.付梓     蜂拥     掉书袋     不明就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个南昌驴友在五风十雨,气温低、高原反应大的情况下,努力了一个小时,终于把湖北游客在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的石碑上涂鸦的“到此一游”擦掉了。

    B.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如堕五里雾中的感觉。

    C.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的目光就一直盯着这只走势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分把握。

    D.军政军民团结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只不过是蚍蜉撼树,注定不会得逞,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光大“乌龙指”事件不仅表现了我国股市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而且反映了光大证券内部的管理混乱。

    B.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工作做得越来越好,5月份我国居民CPI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了0.3%。

    C.今年“汉语盘点”活动中的“年度字词”评选,旨在“用一个字、词描述年度中国或世界”,鼓励网民用汉语这把“尺子”来丈量大千世界。

    D.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进行搜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A.⑤②①④⑥③        B.⑤①②⑥④③      

    C.②①④⑥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2 题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觉新刚刚向觉慧诉说完自己对梅的思念和对瑞珏的愧疚,以及自己不能反抗的无奈,转瞬间就和弟妹们玩闹了起来。同样的一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变换了两个面目。觉慧想着,大概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能够在痛苦中生活下去吧。这让觉慧对于刚刚掘开过去的坟墓而又马上忘记一切的大哥,也有了暂时的了解了。(《家》)

    B.朵拉虚幻盲目,不切实际,没有实际生活能力,没有任何经验,她只是一个宠儿,她把家弄得鸡飞狗跳,一塌糊涂,却不思进取,不愿改正。但她善良,有自知之明。(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C.孔子的学生伯鱼问孔子的儿子陈亢“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陈亢的问答让伯鱼了解到了学习《诗经》《礼》的重要性。(《论语》)

    D.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然而马谡一意孤行,轻敌大意,终于导致了街亭失守。诸葛亮虽极其不舍,然而军法如山,还是挥泪斩了马谡。他为自己与马谡义同兄弟、今为明法度而斩之,也为自己忘却先帝“马谡言过其实,大可不用”的临危叮嘱、用人不明而痛哭。(《三国演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历来为读者津津乐道,试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3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直接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2)过程的易操作性。随着“复制”、“粘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Q、Blog等),可以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同时,互联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再加上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以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以“点击为王”作营销规则,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对他们而言,“网络暴力”往往就是“网络暴利”。

    另外,网民群体突出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且,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对弱者的同情往往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而在青年网民身上,则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以伸张正义为目标,渴望获得充满认同的“网络回音”,又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一旦嫉妒、怨恨与公愤等在网络上无序宣泄,网络空间就处于“多数人的暴政”之下。

    应对网络暴力,釜底抽薪之策便是通过减少风险交叠频率,以散化风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创新规避网络技术风险仍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社会转型风险是网络暴力产生的现实根源,我们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加以应对。

    1.下列关于“网络暴力”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网络暴力事件目前还无法确定具体的行为主体。

    B.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带来实质性损害。

    C.随着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形式实施的行为。

    D.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这是由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决定的。

    2.下列对网络暴力产生根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特点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使他们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B.大量的“网络推手”为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成为网络暴力的助燃剂。

    C.开放的网络交互空间,犹如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由网络技术本身所带来的风险特性成为催生网络暴力的技术根源.

    D.“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成为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频发的现实动因。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上,基于多种联系纽带或个体偏好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往往都具有非组织化和陌生化的特点。

    B.只要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就能规避网络技术风险,应对网络暴力现象。

    C.网络空间的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都属于舆论范围,不会直接对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构成侵害。

    D.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年轻化的网民群体很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传播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朝的韭菜

    李汉荣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

    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

    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

    这也似乎说明,在唐朝,韭菜,以及众多蔬菜,都是天然、本来的长相和品性。

    蔬菜嘛,就该是朴素本分的样子,安静单纯的样子,露水盈盈的样子。这样子,才叫蔬菜。

    假若杜甫老哥来到现代,来到我们的蔬菜地里,他一定十分惊讶:这是蔬菜吗?这不是一片杂木林吗?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韭菜呢,五言诗的韭菜哪去了呢?这又高又胖、模样粗糙、神情张狂的另类灌木,是韭菜吗?一千多年没见,出落成这样子了?

    杜甫老哥啊,你少见多怪了。一切都在变,菜地如何不变?假如你走进我们的文化菜地看看,你又如何不被惊呆?别摇头嘛,老哥。别的,你暂且别看,就看看那被你视为“文章千古事”的文章,就看看你一生钟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吧。如今,一个写手随便就日产万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制造十几部长篇,不难嘛,只需喝几杯咖啡,吸几口香烟,猛敲键盘,快速码字,滚滚泡沫就席卷世界的沙滩;写诗,稀松平常事,手起键响,键响诗成,一日千行,何难?回车键频频按,诗,就像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滔滔滚滚源源不断,注入我们古老的奄奄一息的江河荒滩。你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一生,才写了一千来首,字数不够一个中篇,还不及写手们一天的产量。杜老啊。你太低产了。

    这下,我得赶快告诉杜甫原委,不然老先生会被吓傻的。就这么一个诗圣,被我们吓傻了,我们对不起万古千秋。

    是这样的,杜甫老哥:你在蔬菜地里看见的那颠大的、张狂的、疯长的、妖艳的、粗壮的灌木形状的蔬菜,都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催生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毒性很大,垃圾食物而已。

    你在文化菜地(其实那是文化工业流水线)看见的那泡沫翻腾的泡沫文化,那废水汹涌的废诗,也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大批量疯长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基本是废物。垃圾食物而已。

    杜甫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

    和杜甫一样,唐朝的韭菜,包括那雨夜里的韭菜,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没见过农药,没见过化肥,没见过增红素、增绿素、增白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只见过露水、月光、荷锄的农人,见过蜜蜂、蝴蝶、毛毛虫,见过低飞的燕子和菜地上空款款飞过的黄鹂、喜鹊、斑鸠、白鹭。

    韭菜何其有幸,在那个温暖的春夜,韭菜,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

    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

    你且看那韭菜——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说“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一句中,“保鲜”一词形象生动,说明了杜甫的诗歌流传一千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韭菜娇小、精致,能唤起诗人细腻、爱怜的情感,而五言诗是精致的诗歌形式,用五言诗描写精美的韭菜,是非常合适的。

    C.唐朝的韭菜是不幸的,因为它有太多的世面没有见过;唐朝的韭菜又是幸运的,因为它“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

    D.杜甫之所以“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是因为他理解不了现在的人们创作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E.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同人称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又使文章显得亲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①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厉:严厉  

    B.诸儒莫能与抗 抗:抗衡

    C.当世以是高之 高:崇敬  

    D.以旌直臣 旌: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辑之,以旌直臣             击沛公于坐

    B.欲考异同                 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丞相故安昌侯张禹帝师位特进     勇气闻于诸侯

    D.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地下      其身也,则耻师焉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B.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C.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4分)

    (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4分)

    (3)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泷中

    清·屈大均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此诗写的是垂泷。

    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

    答: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填空。(8分)

    (1)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3)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4)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滕王阁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赤壁赋》中有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读来凄婉动人。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联想力,按照下列要求将这歌词进行改写。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侧重在描写中抒情。(2)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人开始热衷西方的文化,特别是一些在西方才有的节日,在我们这里也被隆重地庆祝着。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扬名、武汉大学陈乔见等十位名校博士生联署发表文章抵制过圣诞节。无独有偶,成都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学校严禁学生在12月10日——28日期间上街参加圣诞节群体聚集活动。看了这些消息后,你有何想法?    

    请针对消息内容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写成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