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4 题,填空题 7 题,综合题 4 题,连线题 1 题,判断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香蕉在南方能正常生长,而在北方不能生长。与此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分   B. 土壤   C. 光照   D. 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食物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也能适应生物

    C. 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正好遇上阴天你应该选用( )

    A. 大光圈,凹面镜   B. 大光圈,平面镜

    C. 小光圈,凹面镜   D. 小光圈,平面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群野鸭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森林   D. 一个池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 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 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 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 增加实验的难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分类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在确定研究课题前,首先应该(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设计实验方案 D. 进行实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 )

    A. 遮光器和载物台   B. 反光镜和通光孔

    C. 遮光器和反光镜   D. 反光镜和镜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陆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 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霉菌的生长。( )

    A. 温度   B. 光照

    C. 空气   D. 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海洋中,绿藻分布在浅水区,褐藻生于稍深处,而红藻生于更深一些的水中。造成它们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度   B. 阳光   C. 海水压力   D. 空气含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组( )

    A. 有光和无光   B. 温度和水分

    C. 0℃和25℃   D. 有空气和无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重新实验  B.更改实验结果

    C.根据资料确定结果  D.少数服从多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设置:( )

    A. 相同   B. 不同   C. 相似   D. 随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乙和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梅花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梅花山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空气、水分、阳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金鱼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这个事例体现(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地域多样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物镜上标有10X的字样,目镜上标有5X的字样,

    那么观察到的物体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5倍   C.50倍   D.15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吗?”这一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A. 猎物的体温   B. 光线的强度

    C. 响尾蛇的视力   D. 响尾蛇的毒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作出假设

    D. 分析实验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按照实验的原则,表中①、②应分别设计为:

    光照

    温度

    土壤湿度

    阴暗

    25℃

    潮湿

    潮湿

    A. 阴暗、0℃   B. 阴暗、25℃

    C. 明亮、0℃   D. 明亮、2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显微观察时,对好光、调节后,在视野中已经看到观察物的物像,为了便物像更加清晰,应该微调(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光圈   D. 物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_________变量因素,对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_________实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物能够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和______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1)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占世界总数的近14%。

    (2)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和类群。

    (3)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木丛、草原、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各为各种亚类型559种。

    问题:以上资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体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生物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为界、门、____、目、科、属、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问题。

    (1)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

    (2)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 

    (3)步骤③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目的是控制变量___。

    (4)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9分)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对照试验应当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     ,其他的条件都应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下列四种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1)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少的是:______   ___。

    (2)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小的显微镜是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obert  Hooke将软木切成薄片,放在自己制造的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面,发现软木薄片上有许多蜂窝关的小室,他称为cell(细胞),从此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到细胞这个领域。观察右边的显微镜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的结构是 [⑤]_____________;

    (2)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 [②]_____________;

    (3)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___________,托镜的部位是[ ]______。

    (4)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步骤_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请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连线题(把下面相关知识用线连接起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影响花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____)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细菌、温度等     (____)

    (3)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结构是通光孔和反光镜。        (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