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填空题 7 题,单选题 14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7 题
  1. 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而成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侧表面(屋外的那面是外侧,屋里面的是内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两图中,物体长度是_____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锋假期和爸爸乘车外出,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小锋发现汽车在每10 s时间里刚好经过4颗树木,且每颗树之间的距离均为50m,则该车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合________km/h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 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防蛀虫,常在衣柜里放樟脑丸,一段时间后樟脑丸变小了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是__,这一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 “放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4 题
  1.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B.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C.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

    D. 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 间间隔小于0.1s ,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 测量误差与错误不一样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 s和时间 t无关

    D. 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 然后又以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10s ,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3m/s       B. 7m/s        C. 3.5m/s       D. 2.5m/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 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A. 27℃   B. 30℃   C. 32℃   D. 3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D.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A. 第 5min 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B. 在 BC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

    C.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D. CD段物质已处于气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 同时沸腾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 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C. 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 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所用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陡”或“缓”)些。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 vAC=________cm/s。

    (4)比较速度大小:vAB______vAC(选填“>”,“<”,“=”)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红猜测二胡弦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利用 了下表中各种不同规格的弦来探究一下她的猜想是否正确.

    (1)选用表中 A、C两根弦,可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__的关系;

    (2)为了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两根弦;

    (3)为了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两根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甲、乙是小芳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

    (1)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情况.

    (2)丙图是她利用此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象可看出: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猜想到:水面气压________1 标准大气 压.

    (3)通过分析图象丙,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

    (4)小芳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 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

    (5)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_______(填物态变 化名称)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一艘测量船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已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问:这处海底深度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6 m/s的速度行驶10min,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 8000m,求: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汽车完成整个过程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