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l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A. 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B. 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 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 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代国际形势是

    A. 美国已经彻底衰落

    B. 多极化趋势

    C. 加入国际集团才能生存

    D. 全球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A. 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 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 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 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 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

    C.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 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A. 发动了武昌起义

    B. 终结了清朝统治

    C.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D. 颁布了《临时约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文物、文物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载了周王将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的史实。这一文物

    A. 是研究我国甲骨文的直接证据

    B. 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形成

    C. 是研究西周冶金技艺的原始资料

    D. 说明周王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 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 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 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

    B. 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

    C. 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 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可见分封制在当时

    A. 传播了周文化

    B. 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

    C. 拓展了疆土封界

    D. 稳定了诸侯王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 王室大力支持   B. 地理位置优越

    C. 商业资本发达   D. 金银需求量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概念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原来“民人屯聚之所谓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禁防者谓之镇”,现在是“民聚而庙,交易其所”谓之“市”,“市大而形胜会焉谓之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江南市镇都由军镇演变而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的兴起

    C. 市镇的兴起让江南的村落消失了

    D. 市镇中普遍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结合所学分析下图,造成东西方海外贸易结果很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A. 社会性质

    B. 政治体制

    C. 思想观念

    D. 经济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

    ——张千帆《主权与分权》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材料二 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成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诏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井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又诏以:“代人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无异寒贱;故宦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自太祖已降,功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四姓,卢、崔、郑、王也)自此以外,应班士流者,寻绩别敕。其旧为部落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官在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亦为姓。其大人之后而官不显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官显者亦为族。凡此姓族,皆应审核,勿容伪冒。令司空穆亮、尚书陆磅等详定,务令平允。”磅,馥之子也。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提出改汉姓的理由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采用魏晋门阀制度,对鲜卑族起了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美国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提出“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力图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

    材料二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它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在中东和波斯湾增强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概述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