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5 题,其中:
选择题 45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4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5 题
  1.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 果糖和麦芽糖均具有还原性

    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 ②→①→③→⑤→④→⑥

    B. ①→③→②→④→⑥→⑤

    C. ②→①→⑥→③→④→⑤

    D. ②→①→③→④→⑥→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经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 氨基酸的数量   B. 空间结构

    C. 氨基酸的种类   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处

    (2)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3)若③为腺嘌呤,则④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4)若②为核糖,则④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5)若③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④这种化合物

    (6)非典病毒的④有8种,②有2种

    A. (1)(6)   B. (2)(5)   C. (3)(4)   D. (4)(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内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其中内层细胞比外层表皮细胞扩张能力强,扩张速度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A. a>b>c>d   B. a>c>d>b   C. b>d>c>a   D. b>a>c>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有两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细胞器都是通过内膜折叠增加生物膜的面积

    B.不需要其他处理,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这两种细胞器的形态

    C.(CH2O)→[H]和[H]→(CH2O)分别只发生在两种不同细胞器中

    D.在这两种细胞器的有关生物膜结构上,都能产生ATP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核糖体又叫核糖核蛋白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蓝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C.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

    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 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 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 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

    B.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促反应速率加快

    C.如果B点时反应体系加入少量同种酶,曲线不变

    D.如果A点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5℃,酶促反应速率可能按曲线②方式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右图所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五碳化合物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的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改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

    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下列四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曲线图。①0.1%CO2,30℃  ②0.1%CO2,20℃  ③0.03%CO2,30℃  ④0.03%CO2,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比较曲线①和②可知,30℃时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20℃

    B.比较曲线①和③可知,适度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

    C.比较曲线①和④可知,温度和CO2浓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

    D.Q点四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 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第24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

    B. 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与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

    C. 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菲林试剂检测

    D. 图示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有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单位时间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B.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作用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

    C.光照强度为c、d时,该细胞能积累有机物

    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黑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

    B.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加快

    C.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D.细胞内结合水比例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图表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部分代谢过程。研究表明,癌细胞摄取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但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②过程明显增强

    C.M代表一种载体,能运输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

    D.①过程形成的五碳糖可作为细胞大量增殖的原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翅的。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要判断它是属于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则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培养温度条件分别是

    A.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35℃

    B.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35℃

    C.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25℃

    D.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2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子红色牵牛花和纯合子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之间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水稻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中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下列对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

    A.雄性激素能促进图2和图3中细胞的形成

    B.图3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

    C.图3细胞中有二对同源染色体,有0个四分体

    D.图1—图3中的图2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乙和丙

    C.丙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甲、乙、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④DNA分子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片段被称为基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含有等位基因Aa的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