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解答题 21 题
中等难度 3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其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这种材料( )
    A.价格便宜
    B.材质柔软
    C.密度较小
    D.加工方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教师上课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粉笔( )
    A.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则海波在48℃时( )
    A.固体
    B.液体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者皆可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l~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水未从杯中溢出,水面升高较少的是(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铝块的杯子
    C.放铁块的杯子
    D.三只杯子水面高度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两个实心物体,它们密度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2:3,则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 )
    A.3:1
    B.4:3
    C.3:4
    D.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把质量为540克的水冻成冰,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大60克,体积不变
    B.质量不变,体积增大60厘米3
    C.质量减小60克,体积减小60厘米3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60厘米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有(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的过程
    C.深秋早晨,植物叶片上出现的白霜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进行了以下几种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托盘的左边
    B.为了节省时间,砝码的添加要用手直接拿
    C.调好天平后,开始称量物体质量时,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调好平衡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不需要再次调节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变
    B.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3kg/m3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有可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图中,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0g左右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0℃左右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是500kg左右
    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6m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呼出的“白气”
    B.秋天清晨,草丛上的露水
    C.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D.江面上的大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广州和在北京,质量是一样的
    D.1㎏的棉花和1㎏的铁块的质量并不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1 题
  1. 下面是李响同学在学习测量知识时所进行的几次测量.请填写出测量结果:
    (1)在图1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在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______
    4 松木2 10 20 0.5
    (1)将上表空格处填写完整.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
    (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测金属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端调节.
    (2)测金属的质量,当天平盘中的砝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重新平衡,则金属的质量是______ g.
    (3)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学完有关密度的知识后,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了家里的食用油的密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
    A.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得油的体积为V;
    B.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C.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m2;.
    (1)按小明的实验方法,密度的表达式应为:________.
    (2)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有明显的缺陷,即将油从量筒中倒入烧杯中时会有残留,由此会导致测出的油的质量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从而导致计算出的油的密度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3)为了减小上面实验中的误差,小刚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未完成的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A.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________ m1
    B.将烧杯中的食用油________V;
    C.用天平测________m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些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同学的身高大约是1.65________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纯水的密度是1g/cm3,合________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有固定的熔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使气体液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法,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贮存在钢罐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高压锅做饭,饭易熟且节能,这是因为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的缘故.(填“不变”.“升高”.“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06年4月18日,为了冲刷飘在空气中的浮尘,北京市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决定在门头沟、海淀、房山和石景山地区进行人工降雨.图为直升飞机在高空中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模拟图.干冰进入云层,即刻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放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列出的密度值,确定乙容器中装的是________.
    物质 密度(kg/m3
    盐水 1.03×103
    酒精 0.8×103
    硫酸 1.8×10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需要100g的酒精,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应该量出酒精的体积是 ________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天平的砝码由于长期使用有了磨损,用这样的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偏________.(填“大”或“小”)
    (2)某同学想要测得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用烧杯盛装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其总质量m,再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多做几次实验,得到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实验所用烧杯的质量是________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 g/cm3(保留2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夏日的一天,骄阳似火.几个同学正走在外出旅游的路上,突然,其中的小宇同学中暑晕倒了,身体热得发烫,有的同学吓坏了,机智的同学立刻拨打了120急救,小明同学是学校红十字医疗队的队员,他立即组织大家对患者实施物理降温,首先 把小宇移至树阴下通风处休息,并在小宇的额头、胳膊等处擦拭冷水、在他的腋下放了冰块、并补充了含盐的清凉饮料.请你针对小明的紧急救治措施,至少说出两条他所用的物理知识.(1)例:在胳膊等处擦拭冷水,是应用了冷水吸热使人体降温;
    (2)将人移至树阴下通风处休息是利用了______使人体降温;
    (3)在他的腋下放了冰块是利用了______使人体降温.
    (注:请按照示例的格式回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把白色汤勺看起来像是陶瓷的,为了鉴别它,用天平测出他的质量为8.4g,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4cm3,已知陶瓷的密度是2.3×103kg/m3,通过计算说明汤勺是否是陶瓷制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大理石塑造一个体积100cm3的塑像,大理石的密度为2.7×103kg/m3,试计算塑像的质量为多少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校要购买一批化学药品,质量为240千克,药水的密度是1.2×103千克/米3,需用容积32升的塑料桶几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桶口相平,此时桶与冰的总质量是22Kg,当冰全部熔化为水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试求桶的容积及桶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