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修改。

    《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⑤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史记》)

    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经史昭示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别业①

    王维

    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B. 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C. 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D. 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2.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用简略的文字描述下列图表中的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桑蚕立体种植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

    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

    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

    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

    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B.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C.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D.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

    B. 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

    C.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

    D. 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B. 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C. 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

    D. 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圆孔与方枘不相合来表达自己和世俗小人不可携手同行的节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的晚期诗作《登高》对这种生活状态作了生动而准确概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对所爱之人坚贞不渝的深情。现在也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