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填空题 10 题,单选题 6 题,多选题 2 题,简答题 1 题,计算题 2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10 题
  1. 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改变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这是_______现象;深秋的早晨,卧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有一层“水汽”,这是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盛夏将一块固态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因为其熔点为29.78℃,也说明它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____和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_______秒。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_______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炎热的夏天,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喘气,这是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可以增大舌头上汗水与空气的__________,从而加快汗液的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两人同时从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________(选填“甲”或“乙”)运动的快, 你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 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m   D. 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小云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是一种汽化现象

    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凝固来而实现的

    D.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上的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妈妈煲汤时,汤沸腾后,把火关小再煲一小时,汤的温度降低

    B. 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 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升华为水蒸气

    D.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C. 从冰箱里用手直接取冷冻食品有时会感到“粘”手

    D. 90℃的水也可以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

    B. 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人冰箱冷藏室内

    C.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 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A.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B.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C.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D.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和“夏天人站在通风处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百米赛跑中,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某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实际成绩是多少?(设气温为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下图为萍乡开往到南昌K8732次列车时刻表

    (1)从萍乡站到南昌站,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__________

    (2)从樟树站到南昌站,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__________

    (3)如果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条长450m桥梁,火车通过桥梁的时间是多少?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 18 km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 min,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樟树最快需要用________分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同学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3)用选好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示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4)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甲:应立即读数;乙: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你认为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5)读出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_

    (6)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________

    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

    B.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

    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莉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莉就观察盐水状态.测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__分钟.

    (2)凝固点为____,实验证实了小莉的猜想,因为加入盐后,水凝固点变__了(选填“高”或“低”).

    (3)请写出此结论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后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5)小莉接着探究盐水的凝固点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的关系。下表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将如图中温度计示数填入下面表格中__________.

    (6)实验数据分析论证: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同一个实验室中两个同学同时做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根据各自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同学的图线,虚线表示同学的图线,水平部分两同学的图线重合.整个过程中两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

    (1)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___

    (2)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从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3)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______。

    (4)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