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5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A.葡萄汁(pH≈4) B.食醋(pH≈3) C.矿泉水(pH≈7) D.牙膏(pH≈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B、环保与安全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

    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防骨质疏松

    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

    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

    加水溶解

    B

    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C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4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4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铂、钌(Ru)等贵金属。现有5种含钌元素的物质:Ru、RuO2、Ru2O3、RuCl3、K2RuO4。回答下列问题:

    (1)RuO2读作__________。

    (2)上述5种物质中钌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________种。

    (3)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K2RuO4属于________(填选项)。

    A化合物      B氧化物      C碱      D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

    (2)20℃时,称取31.6g 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为_____.

    (4)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剂质量:KNO3>NaCl C 溶液质量:KNO3<NaC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中出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性。

    (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_________。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中仪器名称是②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2)小宝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瓶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茹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H2,同时生成硫酸锌,则应选择上图中____________装置,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佳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如下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实验药品

    反应条件

    气体物理性质

    H2S

    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

    不需加热

    无色,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①制取硫化氢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硫化氢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②和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____对比,读出其pH值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__。结论: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

    (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含____

    取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_____

    _____

    产物不含NaOH

    (4)请分析上述操作①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氯化钙溶液的理由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 g,分别缓慢加入到50 g、100 g、150 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溶解固体的质量/g

    10.0

    16.0

    16.0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第Ⅰ组实验中反应物______________(填“氧化铜”“稀硫酸”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完。

    (2)20 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根据第Ⅰ组数据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