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6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6 题
  1. “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

    A. 满足战争需要

    B. 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C. 推动农业发展

    D. 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整顿金融,恢复信用

    D. 社会立法,保障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统计,直到1946年11月,中国西部的15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2045家,占全国总数的38.7%。若以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数计,西部15个省市的平均数为136.3家,东部24个省市平均拥有134.5家,西部略高于东部。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 东西部经济水平具有均衡性

    B. 东部金融水平稍微低于西部

    C. 持久抗战影响国家金融分布

    D. 金融的布局受解放战争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A. 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 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 思想上拨乱反正

    D.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跨国公司的罪状很多:侵犯劳工权利、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影响力超越国家之上等等。接下来受到攻击的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跨国公司的“奴仆”。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抵制作用

    C. 自然资源成为南北争夺的重点

    D. 当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最能说明

    A.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B.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此时间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 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   B. 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

    C. 工业文明的冲击   D. 改革开放的深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 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展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记载,19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教育不再像18、19世纪那样以培养法官、律师和医生等为主,而转向具有功利与实用价值的工科,并且工科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实验需要大量工科知识人才

    B. 为了适应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C. 社会上人文知识的人才储备过剩

    D. 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大学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其影响

    A. 导致亚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客观上促进了亚洲的文明进步

    B. 不利于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C. 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D.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这表明

    A. 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B. 市场对铁器需求大

    C. 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 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在经济方面他找到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 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B. 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C. 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D. 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消除封建割据基础

    C. 壮大自耕农队伍

    D. 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记载,宋代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四川地区的士子们在赴京赶考之际,亦不忘经商,甚至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的日期;有的士人干脆“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这表明宋代

    A. 商业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B. 传统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冲击

    C. 科举考试内容亟需进行改革

    D. 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发生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

    A.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C.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D. 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A.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 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 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 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题文)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题文)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为美国在三个不同时间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比重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

    时间

    1790年

    1820年

    1870年

    城市数(个)

    6

    61

    663

    城市人口比重

    3.35%

    7.2%

    25%

    A. 海外移民刺激了城市发展

    B. 城市规模和人口比重成正比

    C. 工业化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86年7月《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装市场的一些情况,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

    C. 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 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PEC成员国

    A. 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

    B. 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D. 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题文)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支付了占联邦税收总数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12%。这种趋势并不局限于美国,在整个工业化世界都可以看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B. 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

    C.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 受新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 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 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 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 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二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三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年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贸总协定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56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