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如图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氢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 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C. 煤燃烧排放的S02、N0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   D. 二氧化碳可做大栅温室的气体肥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书写正确的是

    A. KCI0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H20、H2S04中均含有氢分子

    C. 硫元素显-2价:S2-   D. 两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92.0

    8.0

    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95.6

    1.2

    3.2

    x

    A. c是反应的生成物   B. d可能是催化剂   C. b一定是化合物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

    探究Mg、Ag、Cu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20℃时向一定量的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加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到足量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入过氧化氢溶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7年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共享单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 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将生活垃圾倒入河流,减少垃圾堆放   D.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食物腐败一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 铁块很难被压缩一分子间存在斥力

    C. 物体热胀冷缩一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D.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一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书包带要做宽一些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B. 菜刀使用过后应立即擦干存放

    C.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D.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B.有一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对下图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

    C. 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 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双能源汽车

    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节能、低污染、经济、安全的新型代用燃料汽车.一般具有两套燃料供应系统,系统一套供给天然气,另一套供给汽油,两套燃料供给系统按预定的配比向气缸供给燃料.在缸内混合燃烧的汽车。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汽油汽车相比,其尾气排放中CO下降约90%,HC下降约50%,NO下降约30%,S02,下降约70%,C02下降约23%,微柱排放下降约为40%,铅化物可降低100%,天撩气双燃料汽车将成为资源紧缺时代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l07J/m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同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碘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物质中的“碘、氟l、钙”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家庭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既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又可作为焙制糕点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5)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界。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鉴别蚕丝与棉花的方法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由________组成。

    (2)B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对于C实验,两支试管分别振荡后,右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导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己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L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___ (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l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 Na2S04; (2)Na2S04和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l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

    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_______

    猜想(2)成立

    方案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_______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BaCl2溶液   B.Cu   C.Fe20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