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4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煤炭燃烧 C.葡萄酿酒 D.饭菜变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蒸发食盐水

    C.读取液体体积 D.测雨水p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水果采摘园到处香气袭人,在很远处就能闻到水果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铁丝 B.木炭 C.镁带 D.红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生长迟缓等症状,需施加复合肥。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CO3 B.CO(NH2)2 C.NH4H2PO4 D.Ca3(PO4)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有机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并H2O属于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品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环保与物质利用

    B

    元素与缺乏导致的病症

    ①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②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③减少土壤污染——废旧电池集中处理

    ①缺锌——生长发育迟缓、厌食

    ②缺碘——甲状腺病

    ③缺钙——软骨病、骨质疏松

    C

    材料属类

    D

    待鉴别物质与鉴别方法

    ①汽车轮胎——复合材料

    ②食品袋——聚氯乙烯塑料

    ③不锈钢餐具——金属材料

    ①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用水

    ②黄铜(铜锌合金)、黄金——灼烧

    ③纯棉、羊毛——点燃闻气味观察灰烬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分子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药品、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活性炭吸附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C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D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可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现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序号填空:①熟石灰   ②二氧化硫   ③稀硫酸

    (1)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常用作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水果         B 牛奶         C 面包

    (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填序号)。

    A 倡导公民不吸烟   B 不食用霉变的花生   C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3)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填“调大”或 “调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灯泡中钨丝       B 铝导线       C 铁锅

    (2)我国之所以能在公元前6世纪就发明生铁冶炼技术,主要得益于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比较强的鼓风系统和比较高大的竖炉(如下图)。该装置可用于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a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B c点溶液中溶质是Zn(NO3)2

    C 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 取d点的固体有2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6

    51.1

    56.7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1)2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_;

    (2)20℃时将20g 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上表两种物质中,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学习中和反应后,同学们很有兴趣地做了多次实验,并作了认真思考:

    (1)小木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U形管左右两边同时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1所示)。

    ①开始时左管溶液呈_____。

    ②如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则此时酸和碱_____(填“恰好”或“可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2)小林同学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如图2所示的实验图,请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

    A 从图知中和反应是先放热后吸热

    B 实验过程中a﹣b的pH增大,b﹣c的pH减小

    C c点时的溶质为HCl和NaCl

    D b点时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3)实验反思;小森同学在做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时,发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经小组讨论一致认为;氢氧化钠变质了,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原因:_____。因而氢氧化钠药品必须_____保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小强同学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时,用铁、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图中短线“—”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戊物质是_________。

    (2)丙物质属于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3)若丙和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其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向粗盐水中加入的沉淀剂A、B分别为氧化钙和碳酸钠.

    ① NH3 + CO2 + H2O = NH4HCO3 ②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③ 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

    (2)实验室中,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配制100g 0.9%的生理盐水,使用的仪器除药匙、玻璃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适当的仪器是_________.

    (3)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NaHCO3晶体,没有析出Na2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

    (4)本工艺流程中氨(氨气)是循环使用的,为此,向滤液D中加入石灰水产生氨(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搭建A装置时,固定试管应在放置酒精灯之____(填“前”或“后”)。

    (3)实验室中常选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若用此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

    a 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

    b 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

    c 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

    ______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______

    (发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设计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_____中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______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关于食用波菜的新问题: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现欲对204 t含Al2O3 为10%的铝土矿进行处理(杂质不参与反应)。求:

    (1)204t铝土矿中 Al2O3 的质量为______t,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为______t;

    (2)如要全部处理完上述铝土矿,理论上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为多少?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