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综合题 5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的一部分,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恩施大峡谷的岩石类型属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有关恩施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B.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C.地壳水平挤压——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D.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3.恩施大峡谷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是

    A.RS和GPS      B.GIS 和GPRS  C.GPS和GIS    D.RS、GPS和GI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某区域主要经济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区与城市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气候          C.水源          D.资源

    2.下列有关甲、乙两农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低,适合发展乳畜业

    B.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高、且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乙地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

    D.甲农业区旱涝灾害频发

    3.有关A、B两工业城市工业发展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A城市主要发展造纸业、B城市主要发展炼铝业

    B.A城市主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C.A城市海运便利,有助于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D.B城市位于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有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A.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B.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C.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2.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B.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

    C.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D.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       ②地形因素        ③海陆位置       ④洋流       ⑤盛行西风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2.若A城市处于雨季,且A、B两城市所在国家对应的日历上显示不同日期时,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6日9:30                   B.12月10日10:30

    C.6月5日11:30                  D.12月5日12:3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A国区域图”。如图所示,甲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A国最大港口、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炼油中心。乙区域是A国传统的水力发电中心。

    (1)描述A国铁路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甲城为A国最大炼油中心原因(8分)

    (3)评价乙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10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理甲湖泊形成的过程。(8分)

    (2)分析该河段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1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我国甲、乙两省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2  甲、乙两省2008年有关旅游发展的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入境游客(万人次)

    国内游客(亿人次)

    1088

    70

    1.75

    2250

    540

    2.09

    (1)每年夏季乙省有大量游客前往甲省旅游,分析其原因。(4分)

    (2)简述甲省旅游收入明显低于乙省的原因。(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6月18日,“到武汉去看海”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一场大雨让武汉变成了一片汪洋。左图为“武汉中心城区主要湖泊变化图”,右图为“城市发展漫画图”。

    (1)依据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一片汪洋的原因。(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表格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某周周报表(API—空气污染指数)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重庆

    太原

    大连

    南宁

    杭州

    合肥

    武汉

    长沙

    成都

    兰州

    福州

    API

    120

    75

    40

    180

    230

    35

    70

    40

    72

    134

    128

    98

    270

    36

    表二: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的影响

    0—50

    可正常活动

    51—100

    101—150

    轻微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151—200

    轻度污染

    201—25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251—300

    中度重污染

    ≥300

    严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1)表一中有些城市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应该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从地形方面说明这些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4分)

    (2)分析上述城市防治大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