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里描述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自治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 红军长征胜利

    B. 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历史影片中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大决战》   B. 《千里挺进大别山》

    C. 《血战台儿庄》   D. 《长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 民国12年   B. 民国13年   C. 民国14年   D. 民国15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A. 奖励发明   B. 废除八股   C. 精减机构   D. 裁汰冗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过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作品以及相关人物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和洪秀全   B. 《君主立宪制》和麦哲伦

    C. 《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D. 《资政新篇》和洪仁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签订《瑷珲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B.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D.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 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 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

    C.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位历史学家说:“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其中“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的原因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

    B. 戊戌变法﹣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

    C.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示意图,对此概括最全面的是

    A.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B. 孙中山发动并领导了武昌起义

    C. 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 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创办 D. 北伐战争开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西,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开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由此可见

    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贡献卓著

    D.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签署了《双十协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全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材料一展示的图片回答上海是在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什么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材料二 

    (2)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3)图1和图2反映的分别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4)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历史事件,两者有何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1)材料一的起义指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材料一中的“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指的是什么事件?此事件中,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讨伐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车。

    (3)材料二描述的场景发生于哪一根据地,

    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2006年,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了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另一群人沿着这条道路再次远征,他们同样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挽救红军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该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屡遭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屈辱历史)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哪一场战争使近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奋起抗争)

    面对侵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虎门销烟

    林则徐

    黄海海战

    血战台儿庄

    (3)(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的民族耻辱,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你认为是什么呢?胜利后被侵略者割走的哪块国土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迎接新生)

    随后,中国人民经过三年浴血奋战,又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在大陆最终垮台的标志是什么?

    (5)(心灵感悟)

    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