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 黄土高原——窑洞   B. 华北平原——竹楼

    C. 青藏高原——冰屋   D. 云贵高原——蒙古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京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 政治中心 B. 经济中心 C. 文化中心 D. 交通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东北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可以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条件不同 B. 热量条件不同 C. 地形条件不同 D. 海陆位置的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新疆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B.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C. 稳定的灌溉水源和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利于优质棉花的生长和成熟

    D.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C. 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 冬季气侯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

    A. 重要的枢纽位置 B. 国际金融中心 C. 资源丰富 D. 交通运输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6年5月30日,武汉、仙桃、孝感等地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处于重度污染级别。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少买不需要的衣服 B. 少吃烧烤食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C. 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良好习惯 D. 新年、圣诞同学们之间互送精美纸质贺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① D. ④②

    2.导致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水文 B. 气候 C. 植被 D. 地形

    3.关于③④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下列地理环境的特点,属于③地区的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    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沙丘向南迁移 B. 地面径流量少,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 工农业迅速发展造成的 D. 人们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

    A. 制止滥垦、滥伐、滥牧 B. 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C. 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D. 实行水土保持,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治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大战略。下列别称指我国的是(      )

    A. “世界工厂” B. “世界办公室” C. “世界加油站” D.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P、M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M地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B. P、M两地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西省相邻

    C. P地邻珠海经济特区,M地邻深圳经济特区

    D. P地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M地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

    2.P地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先进的管理经验  ②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③先进的信息和技术  ④充足的资金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山脉①的名称是( )

    A. 横断山脉   B. 天山山脉   C. 昆仑山脉   D. 祁连山脉

    2.②所在地理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青稞   B. 大豆   C. 水稻   D. 玉米

    3.近年来,②所在地理区域的冰川面积逐年萎缩,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   B. 全球气候变暖   C. 滥伐森林   D. 湿地面积缩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不同地区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景观。描述三江源地区的是

    A.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 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区域北方地区和D区域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以______线为界;图中A区域的地形以______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气候。

    (2)图中B区域由于距海较远,地表景观由东部草原向西逐步过渡为______;B区域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基地。

    (3)D区域气候的主要特征表现为________;本地区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本区夏秋季节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寒潮     B.洪涝     C.滑坡     D.泥石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P省的简称是________。

    (2)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屿。纵贯台湾岛东部的台湾山脉是_________走向。

    (3)台湾岛地处欧亚板块与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_________ (纬线名称)穿过台湾岛中部偏南的位置,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5)台湾的经济是富有海岛特色的_________经济。

    (6)台湾岛被誉为“祖国的宝岛”,下列描述中可信的是(__________)

    ①“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②东南部沿海降水少,光照充足 

    ③山地、平原面积各占一半   ④是“水果之乡”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2)②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请简述该省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答出1条即可)

    (3)③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

    (4) 图中,B是我国的________山脉,C是我国濒临的________海。

    (5) 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5年12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图中⑥处)开幕,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代表在乌镇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______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______盆地的轮南,终点是上海市。途中三次穿越_____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地区,其中东线工程利用已有的_____河道输水。

    (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