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 “兼爱”“非攻”

    B. “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 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谣诞生于下列哪个时期。(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五”计划期间,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4%、25.5%和26%,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这些投入合计占到我国“一五”时期财政点收入的19.1%.政府此举(  )

    A. 助长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 利于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C. 忽视了其他非国有经济的作用

    D. 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对苏联进行导弹威吓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海南岛属于(  )

    A. 民族自治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经济特区 D. 特别行政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商鞅变法中规定,宗室没有军功,取消其属籍。此外服饰、居室以及私有田地奴隶,都以爵级定其享用的品质或数量;无军功的,虽富有也不能享用。这一规定(  )

    A. 强化了对军队的控制 B. 打击了贵族世袭特权

    C.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D. 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

    C. 美德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结构基本形式的文字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下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进士科正式设置是在(  )

    A. 隋文帝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武则天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共十九大报告确定,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港澳回归后繁荣发展说明(  )

    A. 社会主义道路适合香港和澳门

    B. “一国两制”政策的普遍性

    C. “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 完全自治调动了香港、澳门人民的积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 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 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  )

    A.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D.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对两种社会制度的态度所占比例数据如下

    赞成者

    不赞成者

    资本主义

    27%

    73%

    社会主义

    76%

    24%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很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令中国人羡慕

    ④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D. 以才选官,废除贵族世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一部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回答:

    (1)为什么说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说出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中的方案相比,孙中山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在方式和目标上有何特点?

    (3)你如何看待上述救国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徳,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文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他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犬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在它和法国革命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有哪些大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