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简答题 1 题,填空题 4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俗称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消石灰 D.石灰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

    B.用石墨制金刚石

    C.浓硫酸干燥气体

    D.胆矾的研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不锈钢和生理盐水属于纯净物

    B.火碱、纯碱都属于碱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D.鸡蛋、水果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来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化合物

    B.在该反应中丁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的值为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正确的是

    A.H2、CO、CH4三种气体,直接点燃气体就能够鉴别

    B.Fe2O3、CuO、Zn、Cu四种固体,加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C.CuCl2、KOH、HCI、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

    D.NaOH、KOH、NaCl、H2SO4四种溶液,加入酚酞溶液就可以鉴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优点是_____。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钢铁防腐尤为重要,下列钢铁制品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污洗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填序号):

    ①干冰   ②葡萄糖  ③石墨   ④硝酸铵固体

    (1)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

    (3)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_;

    (4)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家用净水器中为了除去可溶性有色杂质,常放入________;

    (2)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3)农业生产中,改良酸性土壤时,可施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

    (1)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都含有大量的_____ (填离子符号)。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光亮的过量镁条,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在溶液中与FeSO4和CuSO4均能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

    B Fe

    C Ba(NO3)2

    D Mg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30°C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若将上述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C(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答出一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如图是李龙同学做某些盐的化学性质的四个实验,分析后请回答问题:

    (1)A中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B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

    (3)写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D中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FeCl3能与Cu、Fe、Al等金属反应生成FeCl2 ,如: ;

    ②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提出问题]①FeCl3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有哪些现象?

    ②FeCl3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1)实验前,铝箔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

    (2)FeCl3溶液的pH___________7(填“>”“<”或“=”)。

    (3)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4)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____________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若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能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

    ⑵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________(选填字母)。A.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B.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