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情景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笼罩lǒng    嫉妒jì     参差不齐cēn cī

    B. 踱步duó   应和hé     间隔jiān   无不伸颈jǐng

    C. 窥探kuī   惘然wǎng   模样mú   飞沙走砾lì

    D. 星宿sù    嗜好shì     阔绰chuò   风力尚劲jì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追溯   烘托   不屑置辩   金榜提名

    B. 繁衍   书籍   妄自菲薄   静影沉璧

    C. 阴晦   憔瘁   蔚然成风   重岩叠障

    D. 悲怆   深隧   冥思暇想   清荣峻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B. 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具匠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 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D.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生长在雪山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B.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C.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 他大约有七八岁,长得虎头虎脑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 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 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会课上,同学们列举了“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歌星影星等,王平同学说:“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个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2.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结合这首诗的颈联所描绘的景象加以赏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两文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4.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能谤讥于市朝   B. 相与步于中庭

    C. 所欲有甚于生者   D.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甲)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6.(甲)文为了表现口技者技艺之善,(乙)文为了表现潭水之清,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国校车

    ①美国校车是一种运送美国中小学生的特殊车种。校车通体黄色、外形厚重,指示灯明显并有黄色的闪光灯和红色的停车标志。车内座位上装配有防撞安全装置与安全带。车内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装置,全时监控车辆行驶情况。

    ②根据美国交通局的统计资料,在美国,目前一共有44万辆这种校车穿梭于居民区和学校之间,每天要接送2500万名中小学生。一年下来,这些校车接送的中小学生就高达100亿人次。总的来说,在美国每天坐校车去学校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54%,其余的则主要是家长自己接送,但也有极少数步行。

    ③作为公共汽车的一种,“SchoolBus”安全系数为5(满分)。由于自身结构强固,加之严格的法律法规、细心的校车司机与负责任的运营公司,使得校车安全系数超乎想象。2006年11月,美国印第安纳首府一辆悍马车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空校车。悍马车整个车体前部粉碎,但校车安然无恙。美国校车也因此声名大噪。作为全美国最安全的车辆,美国校车自身强固性能超过总统专车,其他车辆撞校车只有吃亏的份儿。

    ④美国校车是除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以外,街道上少数享有特权的车辆之一。

    ⑤在任何国家,儿童都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花朵。校车是每天接送儿童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因而保证孩子们乘车时的安全,就成了学校和校车制造厂家的首要任务。

    ⑥至少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大多数的州就立法,要求其它的车辆在有儿童上下校车时,必须停下来,等小孩子上下车结束之后才能行驶(甚至美国总统专车也要停车等待)。违反此法规的驾车人常常被处以巨额罚款,甚至判以重刑。

    ⑦然而,保障儿童在上下校车时安全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套人人皆知而又行之有效的规则。比如,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儿童,一定要在校车到来之前赶到固定的等车点排好队,等校车到来停稳之后按顺序上车。若是有小孩子晚了一点,校车的司机看到了可以停下来,打开红色停车牌等待,但不能倒车去迎接,以免撞到孩子。儿童在下车后要赶紧穿过马路到人行道上,千万不要跟着校车走。在交通繁忙的路口,有的学校和家长还自发组织起来,在儿童上下车的地方指挥交通。这些人经常手执小旗,臂缚袖章,很像中国街头上的“义务路警”。

    ⑧若是仔细考究起来,校车在美国还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呢。其实,早在汽车发明之前,美国就有了专门接送学生的校车,不过那时候的校车是马车。我们今日所见橙黄色校车的诞生,还要归功于一位叫做FrankCyr的人。在美国教育史上,FrankCyr被称为“橙黄色校车之父”。

    (选文有删改2012.2)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有哪些?(至少答出3点)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美国校车是除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以外,街道上少数享有特权的车辆之一。”一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从全文看,为什么学生们乘坐校车上学、放学会如此安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宽容是美德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选自《读者》2012.2)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全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论证结构

    2.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请分别用8个字概括。

    (1)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世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是从______面进行论证,第③段是从_____面进行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除了宽容,你最推崇的美德是什么?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健

    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摄氏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异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 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摘自《北京日报》有删节)

    1.本文紧扣标题一个“化”字,具体描写了春天“化”开的过程。请选用文中有关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

    描写对象

    时间

    如何“化”的

    霜花

    立春时

    不似往日,团团簇簇,离凋零的时辰不远

    四月初

    (1)

    四月底

    (2)

    2.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文章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

    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4.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是为了与下文的北国之春作对比,以更显北国之春的美好。

    B. “化开春天”之说新颖别致而贴切,使记叙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

    C. 作者描写春天一点一点地化开,表达对春的盼望,赞美了春天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D. 春在本文已不只是一个季节,她是芳草碧树飞鸟的具体形象,又是一种催人奋起的精神和力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