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null 4 题,单选题 16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4 题
  1. 由谷歌公司研制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挑战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最终阿尔法围棋获胜.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 能否繁殖   B. 是否有思想   C. 能否运动   D. 能否说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袁隆平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是   (    )

    A. 培育出克隆羊“多莉”

    B. 研制出水稻基因组框架

    C. 培育出杂交水稻

    D. 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人员一起制定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校生物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容器、孵化时间等均相同):

    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个)

    孵出蝌蚪数(个)

    池塘水

    500

    24

    250

    245

    池塘水

    500

    13

    250

    165

    根据上表推断,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水质   B. 水量   C. 水温   D. 蛙卵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盖盖玻片时,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边缘,再慢慢放下是为了(    )

    A. 防止产生气泡   B. 防止材料受损   C. 防止损坏盖玻片   D. 防止水溢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6 题
  1.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B.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减少

    C. 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 移动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的污物不动,则污物一定在目镜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

    A. 提出问题   B. 做出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鱼儿离不开水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D. 人间四月尽芳菲,山寺桃花始盛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  )

    A. 转换器   B. 遮光器   C. 粗准焦螺旋   D. 细准焦螺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山上桃花开花迟的主要原因是(   )

    A.光     B.水    C.湿度    D.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玻片标本上的一个物像在视野左上方,若要将此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将玻片移向(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衣服发霉长的毛

    B.恐龙化石

    C.珊瑚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对滇池中原有植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是(   )

    A. 水   B. 生物因素   C. 空气   D. 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 芦山县发现7.0级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四种现象哪项与生物技术无关                       

    ①试管婴儿   ②克隆羊   ③水结成冰   ④转基因食品,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  

    D.调节细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中“生物”二字,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当高倍镜换上低倍镜后

    A.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要使被观察的标本被放得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 ②和⑤   B. ①和⑥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移动目镜、转动物镜,污点都不移动说明污点在  (    )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 标本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观察下图显微镜结构,填写相应的名称:

    (1)写出以下结构名称: [3]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

    (2)进行对光时,应该使_________物镜(“低倍”或“高倍”)对准通光孔;观察标本时,需要将玻片标本固定,下降镜筒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的下降,防止_____________。

    (3)小东觉得观察到的细胞太小,他换到高倍镜,结果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变得模糊了,小东应该转动_______________把物像调节清晰。

    (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该转动________选择大光圈,并调节________使其凹面对准光源。

    (5)下表列举了几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分析下列问题:

    目镜

    物镜

    5X

    10X

    10X

    40X

    12X

    40X

    表格内,乙组组合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______组;观察到细胞数量是多的一组是:_______组。显微镜使用完毕,整理仪器的时候,要把_________偏离通光孔,并且把________下降到最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是玻片标本制作的主要过程,请回答问题:

    (1)正确的制作过程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

    (2)制作标本之前应该用__________将玻片擦拭干净。

    (3)制作标本时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材料。

    (4)在步骤④中,将生物材料浸入水中展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标本染色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染色时应该重复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标本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把标本放到显微镜的___________上,把观察目标对准________,用__________固定好,以便进行观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探究题

    某同学很爱动脑筋,当她看到妈妈买回的蒜黄时,便产生了疑问:蒜黄为什么是黄白色的?而自己家里培养的蒜苗却是绿色的。她就问妈妈,妈妈告诉她:“蒜苗是绿色的,是因为含有叶绿素,而蒜黄没有叶绿素,所以是黄白色的.”该同学就产生了疑问:“叶绿素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她看到大白菜的心是白色的,而外面的叶子却是绿色的时候,她猜想:叶绿素的产生是不是跟光照有关呢?就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终于解开了她心中的疑团

    甲组装置

    乙组装置

    实验材料

    大小、品种相同的大蒜每组1头

    环境条件

    25℃、光照充足

    将甲、乙两组装置中的大蒜分别放置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里培养,加入适量的水,以不淹没大蒜为准,两周后观察蒜苗的颜色变化.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方案中乙组装置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找出一条并进行改正:_______________。

    (7)我们在做科学探究时,当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