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下图是某岛年降水量分布图,该岛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20 °C左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该岛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抬升   C. 纬度位置   D. 西风漂流

    2.该岛

    A. 东部适合发展针叶林   B. 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C. 河流众多河运发达   D. 地震多发

    3.云杉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代表性树种。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有云杉集中分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 空气垂直运动增强   B. 污染物难以扩散   C. 水汽蒸发加强   D. 地面风速增强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东部海域汇集了多种水体,如长江冲淡水①、台湾暖流②、中国沿岸流③以及日本暖流分支④等.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读6月份中国部分海域的主要水体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 渔业资源减少   B. 形成海雾   C. 加快污染物扩散   D. 形成连续性降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 a减弱   B. b增强   C. c增强   D. 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 增加绿地面积,吸烟滞尘   B. 补充城市地下水

    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 流量上升   B. 丰水期水位上升   C. 枯水期水位上升   D. 流速加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渔汛是指水生经济动物高度集中于某水城,适于大量捕捞的时期。图中甲、乙两渔场渔汛季节差异显著,海雾多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渔场的多雾期一般出现在(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甲、乙两渔场渔汛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的影响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河水的汇入   D. 人类活动

    3.甲渔场渔汛提前到达、滞后结束的年份,印度半岛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滑坡   B. 洪涝   C. 旱灾   D. 海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某山体的海拔剖面图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在北半球,则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B. 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位于山体南坡

    C. 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   D. 从北侧登山比南侧容易

    2.若该山体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地带性植被,则下列地区的自然带与该山体山麓自然带一致的是

    A. 亚欧大陆内部   B.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C.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   D. 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

    A. ①②   B. ①  ④

    C. ②①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 ②处可能分布丰富石油资源

    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发生变质作用   D. ④处岩石不可能有化石

    2.关于图示地区地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 乙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山

    C. 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 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者月牙形土坑,它能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 风化   B. 侵蚀   C. 搬运   D. 沉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六)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 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 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 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水库储水量

    A. 12月份最大   B. 3月份最大   C. 6月份最小   D. 8月较前一个月增加

    2.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热带季雨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张家口崇礼区将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赛事。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滑雪协会专家对其进行全方位考察和综合评估,认为崇礼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非常适合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下图为崇礼区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甲滑雪场建设的条件是其滑道

    A. 地势较高,低温有利降雪成冰   B. 地处山脊,视野开阔

    C. 地处谷地,有利堆积深厚积雪   D. 坡度变化大,利滑雪

    2.崇礼区降雪量远大于张家口市其他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洋较近,水汽充足   B. 位于冷暖空气交汇处,容易形成降雪

    C. 受河流影响大,容易形成降水   D. 地形影响,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明显

    3.西子湾镇被规划为崇礼区的旅游商业综合服务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A. 地形较平坦,交通较便利   B. 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C. 水源较充足,旱涝威胁小   D. 靠近滑雪场,基础设施完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 土壤有机质减少   B. 土壤酸化   C. 土壤沙化   D. 土壤盐碱化

    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施速效肥料   B. 及时深耕土壤   C. 适量掺沙改造   D. 采用滴灌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示意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的景观,该装置是为保护青藏公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水土流失   B. 防止冻土融化   C. 防止滑坡   D. 防止低温对路基的破坏

    2.对该装置破坏最大的原因可能是

    A. 野生动物的破坏   B. 低温的破坏   C. 紫外线强烈的破坏   D. 大风的破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读材料一,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中甲岛屿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且水质好,河流上游冰川湖和沼泽湿地广布。首府乌斯怀亚 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

    材料二 达尔文蒲包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四季常绿、色彩鲜艳,是甲岛屿内特有的植物。达尔文蒲包花对自然条件要求极高, 集中分布在坡度为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近些年来,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将达尔文蒲包花引进国内并栽培成功,主要用于城市家 庭装饰。

    (1)简述甲岛屿内河流水质好的原因。

    (2)据图文信息推断适合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3)分析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