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8年5月20日,针对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演讲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加强两岸互联互通

    C. 共同应对南海危机

    D. 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 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 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 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苏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陈观松(1924﹣1952)赖监桥(1933﹣1953)

    刘宴群(1927﹣1950)徐承钦(1928﹣1951)

    廖  武(1931﹣1953)蔡以仁(1918﹣1950)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中共八大召开 D. 一五计划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卫报》某专栏作家曾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尝试性的一步”是指(   )

    A. 结束“两个凡是”的方针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统计,“1979年到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20年前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C.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对外开放的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③开放沿海城市

    ④全面开放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 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D. 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 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B. 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C. 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D. 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   )

    A. 只有新疆能够获得发展 B. 能够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C. 只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 D. 国家只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见下面的图示,哪个字母所代表的时期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3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边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大包干”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少校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   )

    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          

    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          

    ④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一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2)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具体成就。(不少于2项)该成就的取得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重大挫折)

    材料三:

    (4)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哪一次会议的召开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2)打响农村改革第一枪的地点在哪里?“农村改革”的主要制度是什么?哪一产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全面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所有制形式上有何变化?“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这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4)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对外开放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材料四: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5)材料五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材料析史

    主题一: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幅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三: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请回答:

    (1)对联一中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对联二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三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主题二:“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一个词,请认真阅读以下三段《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3)材料一中,“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4)材料二中,“改革创新”精神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具体表现为哪一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实现了哪两个地区问题的解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