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名句名篇 2 题,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最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只能“赢得仓皇北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号称第一部CG 电影的《爵迹》,最令人感慨的是它的演员,全部高颜值,即使演员有点儿瑕疵,也成了几近完美的人,被修得几乎看不出。

    B. 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的重要手段。

    C. 精准选派,就是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为的是让他们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脱贫增收的路子。

    D. 放眼我国的家庭教育,许多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焦虑与日俱增,给予下一代成长的空间不断缩小,生活内容变得愈发单调,似乎只剩下学习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共 1 题
  1.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面共九人,哪个是虢国夫人?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第四、第五两位女士 梳着“堕马髻”。那可是当时上层社会妇女最流行的发型, 她们的服装也异常明艳。靠前的这位脚上还穿着精美的红色丝鞋。 可知这两位中 有一位是虢国夫人。那么在这两个人中,又如何分辨出哪个是虢国夫人呢?杨仁恺先生说, 近距离观察,就会发现第四位贵妇人脸上未施脂粉, 与常常素面朝天的虢国夫人的特点相吻合。原来, 她就是女主角。 

    A

    /

    何况

    大概

    只要

    B

    而且

    由此

    肯定

    如果

    /

    C

    并且

    因而

    也许

    /

    D

    统统

    /

    所以

    应该

    但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 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②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 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③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 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④神州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天后,于11月10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天大国 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⑤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 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⑥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 乾夕惕,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 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 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 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E. 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2.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由于“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兴起了一股“文物热”。许多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带动了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多数博物馆必将实现盈利,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春天。

    (1)“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并非兴起“文物热”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中生,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党的十九大不仅以新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站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了重要部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才能让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交相辉映,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就要把握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充实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丰富发展,也是对未来世界秩序演进方向的重要判断。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这一战略选择,我们就能超越强者必霸、赢者通吃、结盟对抗、零和博弈等旧思维模式,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唇齿相依,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面临众多共同挑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以“五个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更好地成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坚持和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展现新作为、焕发新气象,和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党的十九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B. 党的十九大认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转变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C.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D. 新时代的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着眼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判国际发展趋势,深人阐述了中国外交的立场和使命。

    B. 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人类的责任为立论前提,指向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共同繁荣所作的努力。

    C. 文章第三段分析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内涵,为下文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基础。

    D. 对于“五个世界”,文章第四段先交代背景和具体内容,接着指出了它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它对人类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B. 只有超越强者必霸、羸者通吃、结盟对抗、零和博弈等旧思维模式,才能实现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目标。

    C. 只有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措施才能使我国更好地成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

    D. 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那么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将无法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 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 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C. 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D.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E. 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3.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爽为第一。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爽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车驾入蜀,搢绅多陷贼,晋卿间道走金州。

    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矢行遣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遣诏则宜听朝。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新唐书•苗晋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B.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C.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D.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薨:古代只把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死去,称为薨。

    B. “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文中借指官宦。

    C. 行在:亦称“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经之地。

    D. 京师: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京畿”则是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苗晋卿利用职务,攀附权贵。苗晋卿主持吏部选官时,因张倚得到皇帝的宠幸,于是将张倚之子张奭评为第一,想借此攀附张倚。

    B. 苗晋卿为人谦恭,深受称赞。苗晋卿回乡,郡太守迎接犒劳他,他对劝酒的官员和老人都极尽礼数,受到当时人们的赞扬。

    C. 苗晋卿颇有声望,受到排挤。安禄山反叛时,杨国忠因忌恨苗晋卿有声望,违背皇帝的旨意,任命苗晋卿为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

    D. 苗晋卿屡历要职,深受器重。苗晋卿多次被朝廷授予高官,唐肃宗任命他为左相,唐代宗优待他,驾临小延英殿同他议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2)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我把辛亥革命运动比作一驾马车,那么,____。暴力斗争是左轮,主要包括起义和暗杀,舆论宣传是右轮,_____。就口头宣传而言,辛亥革命党人中不乏高手,孙中山、秋瑾都很善于演讲。就文字宣传而言,邹容写的《革命军》、陈天华写的《猛回头》都曾轰动全国。_____,很快就将腐朽的清王朝碾扎到了历史的车辙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