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只有达到时代的要求,才可能选择最合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发展经济离不开资源,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大致可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单纯以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大量投入来谋求经济发展,总是以自然资源惊人的浪费和巨大的破坏为代价。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为将来、为子孙后代着想,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培养与造就、开发与利用上——大力发展教育。

    社会经济与科研,科研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不同步发展上,只有教育事业发展了,科研、经济和社会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其次,表现在同步发展上,科研、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教育事业也应同时前进一步,始终保持领先一步的地位。快速发展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但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教育发展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同时,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分别受到不同发展规律的作用,必然会在同一发展阶段上出现发展速度差。教育发展的成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不能简单地对应。教育与社会的供求关系和运行规律,决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特点:适度超前。只有这样,才可能摆脱滞后发展、断续发展而持续发展。

    贫困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解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现在世界上的贫困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文盲、半文盲人口最多。知识贫困是物质贫困之源,反过来,物质贫困又是知识贫困之源,而一国一地贫困又是个人贫困之源。消除贫困不应仅仅消除物质贫困,虽然这是消除贫困的重要目的,而应同时消除知识贫困,甚至要超前消除,因为,如果仅仅消除物质贫困,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而不可能是根本的。

    终身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自身持续发展和人类持续进步的重要措施,更是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终身教育是以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回归教育和循环教育的形式来实的。终身教育在西方很受重视,在发展过程中并取得了很多可资鉴的经验,供我们学习。

    具有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等特点的现代和未来社会,都对就业者受教育的程度要求不断提高。以往那种一次性职前教育、终身受用的劳动用人方式已被打破,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只有通过不断主动学习来改造、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人都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层次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不少传统职业产生变化甚至消失,同时又有不少新的职业产生。具有“活到老学到老”传统思想的中国人,是有着深厚的终身教育的文化基础的。

    (摘自李玲《论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社会成员素质只有达到时代要求,才可能实现我们社会每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B. 不可持续发展常单纯依靠大量投入自然和资本资源,这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

    C. 人才培养周期长,教育发展具有渐进性,所以决定了教育具有“适度超前”的特点。

    D. 终身教育是一种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教育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以举例论证的方式分别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B. 文章从“不同步发展”“同步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科研的关系。

    C. 文章分析了贫困表现及类型,这是为了说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D. 文章采取对比论证的方式,阐述了终身教育对现代和未来社会中就业者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同一发展阶段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发展速度差,只要适度超前发展教育,就能摆脱滞后,持续发展。

    B. 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在终身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来应对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对传统职业的冲击。

    C. 面对一次性职前教育消失、社会层次调整等社会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 中国人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文化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常据不同需求开展终身学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顶的海风

    胥得意

    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拍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

    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

    又一年征兵开始了,让罗布惊喜的是要从家乡征一批海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罗布像是疯了一样,他央求阿爸一定允许他报名参军。

    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

    罗布说:“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干,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军。”

    罗布如愿以偿了。当他领到水兵服的时候,他觉得梦想成真了。那天,他在草原上飞快地狂奔,雪山在飞舞,草地在旋转。“我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罗布的喊声,一直飞向湛蓝的天空。

    新兵营在城市的郊区。几乎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罗布都能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科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科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新兵下连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罗布不停地追问班长他能够分到哪个舰上。班长却对他说:“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

    罗布认真地点头。一入伍,他就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新兵下连队那天,罗布坐上了接新兵的车。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汽车越走离海的方向越远,最后停在了一座山顶的雷达站前。

    罗布被分到了海军的一个雷达站。雷达站建在山顶上,只有这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四下望去,只有连绵群山和密布的森林。站长说:“这里距离大海有 100 公里,但我们却在为军舰提供着信号。我们是军舰的眼睛。我们守护的是和平。”站长说得很慷慨,也很动情。站长已在山上工作 20 多年,肩上的杠杠一个挨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失望的情绪笼罩住了罗布,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海军战士怎么会跑到这个大山里来。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塔楼顶上,隐隐地能望到最遥远的地方白茫茫的一片。他不知道那是云雾还是海岸。

    那一天,罗布看到站长下了岗之后,又爬上了塔楼,他也悄悄地跟着爬了上去。站长站在塔楼顶上,目光像是穿越了眼前所有的远山和密林。罗布问站长:“你是在想家么?”

    站长摇摇头:“每年都能回一次家,不太想了。我当了 20 多年兵了,却一次还没出过海子。”

    “海子?”罗布很吃惊。

    “对。我们家乡那儿都是大草原,我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作海子。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大海。

    罗布一步跨向站长,他努力了好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雾气漫上来了,整个山谷云  雾涌动,这时,风也刮了起来。站长轻轻地对罗布说:“看,这多像大海呀。”

    罗布使劲地点头,说:“像,太像了!站长,我都听到了海风。”

    山上的风确实像是海风。因为风正一下一下吹拂着罗布和站长帽子上的飘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极为简省的笔墨描写了罗布的爷爷和阿爸,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的质朴天性和生活中的乐观精神。

    B. 罗布在新兵营,总是梦到军舰,但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鼾声,这表现了他对大海的强烈渴望以及愿望未能马上实现的失落。

    C. 小说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肩上的杠杠一个挨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生动描述了站长历经了多年军旅生涯的背景。

    D. 小说写罗布被分配到雷达站,梦想见到大海的愿望落空,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情节又合乎情理,因为前文有多处伏笔暗示。

    2.小说中“海子”“大海”的寓意是什么?两者交替出现有何作用?

    3.简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艺术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1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

    (摘编自余清楚等《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2月4日)

    材料三: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是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一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就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

    (摘编自王春《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网络权益如何保护》)

    材料四:

    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19年将达7.8亿。

    B. 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亿;这一年,两者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

    C. 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

    D. 从2011-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预计2019年增长率最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B. 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

    C.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D. 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

    3.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瓦,素朴的瓦,安静的瓦,远离世俗的瓦,随遇而安的瓦,是日见老迈垂暮了。(   )。他们像明媚阳光下晒着太阳的百岁老人,     ,活菩萨一般令人感到亲切。瓦把一生都交给了人和房子,像     的女子。房子是土巴墙的,它安贫;是     的宫廷,它安然。房子是怎样形状,它就是个啥形状,或歪七斜八,或端庄雄伟,这些都改变不了它承天接地、遮风挡雨、营构温馨家室的本性。瓦是多么慈和啊,排列成人字形的屋脊,盘龙的屋垛,吉祥鸟的屋角,怎么着都不会     ,都能给人一种熨贴。屋场里的静谧或偶尔高一声低一声的俚语,瓦的庇护,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每一条东流水与西流水,都会很好地配合老屋倾诉乡村的厚重。每回路过乡下屋场,我总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看上村庄几眼,用眼睛和心灵说上两句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慈眉善目三从四德珠围翠绕杂乱无章

    B. 和蔼可亲逆来顺受金碧辉煌杂乱无章

    C. 和蔼可亲逆来顺受珠围翠绕张牙舞爪

    D. 慈眉善目三从四德金碧辉煌张牙舞爪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瓦的庇护,更增强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B. 瓦的庇护,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加深了。

    C. 在瓦的庇护下,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D. 在瓦的庇护下,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增强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我对于瓦的感觉亦是

    B. 而且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C. 我对于瓦的感觉是,虽然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

    D. 但是老了并不是遭人嫌的,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滋,字德深。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结重之。建中初,黜陟使赵赞荐于朝。累辟张伯仪、何士干幕府。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刑部、大理核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可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赐金紫,持节往。逾年还,使有指,进谏议大夫。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日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日:“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宪宗监国,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安抚大使,半道,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滑,用武地,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以户部尚书召,徙荆南。吴元济之反,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滋揣天子且厌兵,自表入朝,欲议罢淮西事,道闻萧俯、钱徽坐沮议黜去,滋翻其谋,更言必胜,顺可天子意,乃得还。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衣食。

    (节选自《新唐书·袁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B.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C.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D. 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指由中央官署征聘,向上推荐,任以官职,与“察”“举”等词意思接近。

    B. 夷,原指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对东部各族的总称,后亦泛称中原外的各族。

    C. 尚书,是我国古代六部的长官,地位仅次于侍郎,属于封建时代国家的高官。

    D. 表,是我国古代臣下向帝王陈述、请求、建议、议论朝政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滋聪颖善学,屡受重用。无需他人帮助,他读书,自己便能领悟其意义,后受到赵赞举荐入朝,并曾在很多人的幕府中工作过。

    B. 袁滋公正守法,为政仁厚。他曾为官员伸冤,拒绝有关部门不道义的请求;为政期间,他善待流民百姓,对犯法者常法外施恩。

    C. 袁滋敢于担当,积极效命。治理滑州时,他严密戒备又采取怀柔政策,让李师道等人畏服;吴元济造反后,他两次进言,兴兵伐贼。

    D. 袁滋为人直厚,平易简朴。曾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耿直厚道,与他交往的人都很难看见他的极端情绪,同时,他居处简陋,衣食俭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宗选郎吏可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

    (2)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城楼望西山作(节选)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①,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②久不还。金编③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勿复尘埃事④,归来且闭关。

    [注]①鸾鹤处:洪崖先生乘鸾休憩之处,下有炼丹井,被称为“洪井”②洪崖:上古仙人。③金编:传说中道教的宝书。④尘埃事:指世间的工作,这里指做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以景物描写开篇,中间以神话故事为主干内容,诗末表露出诗人心志。

    B. 一、二句开篇照应题目,并形象地交待出了城楼与西山的大体位置关系。

    C. 三、四句中,“宛宛”“高高”两个叠词来描摹景物,富有环复的音律之美。

    D. 九、十句中,“千峰”“云中”等意象营造出了一幅缥缈冷寂的西山晚景图。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水与深潭,水色清澈,倒映着很多景物。

    (2)杜甫《登高》中写自己因生活愁郁而白发日增,因病戒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借助车马的人,能“____________”,到达很远的地方,有一类人,

    “____________”,他们并不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一则招领启事,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招领启事

    各位顾客:

    大家好!感谢莅临我店购书、阅读。

    昨日有人在本书店二楼拾到男用手包一个,内装人民币500多元,华为手机一部,银行卡、信用卡、超市购物卡数张,望失主务必在今天下午五点以前前来认领。

    XX书店办公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你根据下图提示的初次使用哈罗单车(Hellobike)的方法及消费规则,写一段话,向老李介绍如何使用此款共享单车,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2月12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不忘初心”与“砥砺奋进”“打call”“共享”等词一同入选,且位居榜首。“初心”是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将“初心”放置到社会、历史中观察,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与启发。

    请结合国家、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谈谈你对“初心”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