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1 题,流程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

    B. 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 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 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

    C

    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D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冰、干冰、氧化钙 B.混合物:空气、盐酸、石灰水

    C.单质:金刚石、液氧、水银 D.合金:钢、铝合金、氧化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资源的利用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石油蒸馏得到汽油

    C. 海水晒盐 D. 铁矿石冶炼生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NaOH固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D.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各60g后,再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在t2℃时,a溶液的浓度大于b溶液浓度

    C.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两烧杯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b物质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    

    (4)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         .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结合如图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代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___(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我国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水综合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2)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流程中⑤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向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______

    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写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_____。

    (3)登山运动员携带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 探究H2O2质暈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质量分数/%

    pH

    温度/℃

    每分钟气泡数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②a=______;b=______。

    实验二 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Ⅰ.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濚酸钠徽球,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的维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

    ②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

    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