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B.在燃煤中添加碳酸钙或生石灰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C.在AgC1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达平衡时,溶液中Ksp(AgCl)降低

    D.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H2O2分解得到16 g 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含1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为0.25NA

    D.相同物质的量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2H+ +Cl-+ClO-

    B.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 + Ba2+ =  BaSO4↓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  Al(OH)3↓+ 3N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I装置中通入N2和O2的作用是相同的

    B.图Ⅱ中甲、乙两装置产生喷泉的原理一样

    C.图Ⅲ①装置中镁片是原电池的负极;②装置中镁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D.图Ⅳ分液漏斗盛硝酸能证明非金属性N>C>Si,盛硫酸能证明非金属性S>C>S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外的电子处于n个电子层上,最外层电子数为(2n+1),核内质子数为(2n2-1)。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不可能呈酸性

    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 

    D.X元素常见单质的化学式为X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浓H2SO4有吸水性          浓H2SO4可用于干燥氨气

    B          SO2有还原性          SO2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C          Mg有还原性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备Mg

    D          锌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不可以比较Cu、Fe2+的还原性: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C.氮的固定不一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103后,c(H+):c(SO42-)=2:1  

    B.醋酸与醋酸钠的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a+)

    C.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H+)>c(SO42-)+c(OH-)

    D.常温下pH=4的NaHC2O4溶液中:c(H2C2O4)<c(C2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已知:

    Ⅴ由化合物Ⅲ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         ,Ⅲ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①~③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

    (3)化合物II与足量的H2(Ni作催化剂)加成后再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所得产物之一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写出该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mol化合物Ⅱ与C9H8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为__________mol。

    (5)化合物II与NaOH溶液能很快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6)化合物II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得到一种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IV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吸收峰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氧化剂.

    (1)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6Ag(s)+O3(g)=3Ag2O(s)  ΔH=-235.8kJ/mol.已知2Ag2O(s)=4Ag(s)+O2(g)  ΔH=+62.2kJ/mol,则常温下反应: 2O3(g)=3O2(g)的ΔH=                .

    (2)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方法制得臭氧。臭氧在阳极周围的水中产生,电极反应式为3H2O-6e-=O3↑+6H+,阴极附近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成过氧化氢,其电极反应式为              

    (3)O3在碱性条件下可将Na2SO4氧化成Na2S2O8。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所得的Na2S2O8溶液可降解有机污染物4-CP。原因是Na2S2O8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SO4-·)。通过测定4-CP降解率可判断Na2S2O8溶液产生SO4-·的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了溶液酸碱性、Fe2+的浓度对产生SO4-·的影响。

    ①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将4-CP加入到不同pH的Na2S2O8溶液中,结果如图a所示。由此可知:溶液酸性增强,            (填 “有利于”或“不利于”)Na2S2O8产生SO4-·。

    ②Fe2+浓度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将不同浓度的FeSO4溶液分别加入c(4-CP)=1.56×10-4 mol·L-1、c(Na2S2O8)=3.12×10-3 mol·L-1的混合溶液中。反应240 min后测得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已知 S2O82­- + Fe2+= SO4-·+ SO42- + Fe3+。则由图示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内, 4-CP降解率随Fe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Fe2+能使Na2S2O8产生更多的SO4-·。

    B.Fe2+是4-CP降解反应的催化剂

    C.当c(Fe2+)过大时,4-CP降解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Fe2+会与SO4—.发生反应,消耗部分SO4—.。

    D.4-CP降解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生成的Fe3+水解使溶液的酸性增强,不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

    ③当c(Fe2+)=3.2 ×10-3 mol·L-1时,4-CP降解的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表达式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硼酸(H3BO3)大量应用于玻璃制造行业,以硼镁矿(2Mg0.B203.H20、 Si02及少量Fe304、CaCO3, 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H3BO3在200C、400C、600C、1000C时的溶解度依次为5.0 g、8.7 g、14.8 g、 40. 2 g。Fe3 +、Al3 +、Fe2 +和Mg2 +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 2、 5.2、9.7和 12.4。

    (1)由于矿粉中含CaC03,为防止“浸取”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使物料从反应器中溢出,应采取的措施是:                                                         

    (2)“浸出液”显酸性,含H3B03和Mg2+和SO42-,还含有Fe2+、Fe3+、Ca2+、Al3+等杂质。“除杂”时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适量H202和Mg0,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浸取”后,采用“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液”可用于回收硫酸镁,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且溶 液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为了从“母液”中充分回收MgS04·H20,应采取的 措施是将“母液”蒸发浓缩,____________

    (5)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 [B(OH)4]-(aq)+H+(aq)   K=5.7×10-10(298K)

    计算25℃时0.7mol·L-1 硼酸溶液中H+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6)已知298K时:

    化学式

    碳酸

    醋酸

    电离常数

    K1=4.4×10-7

    K2=4.7×10-11

    K=1.75×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碳酸钠溶液滴入醋酸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等浓度的碳酸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D.等浓度的碳酸钠和醋酸钠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来制取氯水,并利新制用氯水完成实验。

    (1)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制备氯水,请按照气体从左向右流动的方向将仪器进行连接:

    H→  _____________(填接口处的符号);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      

    (2)写出该实验中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除去氯化钾中含有Fe3+、SO42-、Br-等杂质离子,步骤如下:

    A.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试剂至Fe3+、SO42-沉淀完全,煮沸;

    B.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pH;

    C.加入_____(除Br-);蒸干灼烧。请回答问题:

    (3)①步骤a中,依次加入的试剂是NH3.H2O、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KSCN检验FeSO4溶液中的Fe2+时,加入过量浓HNO3,溶液的颜色变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则发现溶液由红色突然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对这一奇特现象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SC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SCN)2、Cl2、Br2、I2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为:Cl2>Br2>(SCN)2>I2。

    [提出假设]:

    ①甲同学假设是FeSO4与HNO3作用;乙同学假设是______与HNO3作用。

    [实验验证]:

    ②大家经过理性分析,认为甲同学的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乙同学的假设,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向浓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乙同学假设正确。

    [实验反思]:

    ④由实验可知: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加入的氧化剂除用HNO3外还可以选择氯水等,通过该实验探究可知加入氧化剂的量必须要_______(填“少量”、“过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