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填空题 5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3 题
  1.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昼夜的形成

    B. 太阳的东升西落

    C.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中的信息反映: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C.地球接近近日点

    D.澳大利亚进入夏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台风的气流状况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8~9题。

    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该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

    B.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

    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为高压区

    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为低压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春分日北京和纽约的昼夜长短一样

    B.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25°N 向南北两侧递减

    C. 5月1日至7月1日期间,沈阳的白天越来越长

    D. 地中海气候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最主要的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该图表示某河口地区的海陆变迁状况,由甲演变到乙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河流侵蚀  ②地壳下降  ③泥沙沉积  ④水平面上升  ⑤地壳上升

    A.①⑤     B.③⑤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该图为太平洋局部洋流模式图,a、b代表两股不同性质的洋流,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a洋流影响,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B.甲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受b洋流影响,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D.丙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 

    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两极地区高空可以出现美丽的极光       

    D.产生“磁暴”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

    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

    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

    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

    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

    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

    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

    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图,回答18—19题。

    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沿纬度变化方向的地域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 地域分异         D.垂直地域的分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A. 地带性            B.地域差异      C. 整体性   D.非地带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

    A.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

    B.南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大

    C.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

    D.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读地理素描图判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图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09年10月1日,我国60周年国庆阅兵上午10点整开始,此时纽约(74°W)的华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阅兵盛况,当地区时为  ()

    A.2009年10月1日10时

    B.2009年9月30日21时

    C.2009年9月30日21时4分

    D.2009年10月1日21时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大气的水平运动叫________ ,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________前方,形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与所在的________密切相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陆地水体中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水体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________位置附近,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  ________(填字母)图相符合。(2分)

    (2)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________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________。(2分)

    (3)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________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到的情况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2分)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________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________气压控制。(2分)

    (5)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________(南、北)半球移动。(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乙处是________,水平气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__百帕。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

    (3)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B、C两线,实际存在锋面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读下面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完成(1)—(5)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1)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2)“千脚落地式”的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3)根据当地环境推测,该地村落多为(    )

    A.集聚式                                    B.散居式

    C.规则式                                    D.多边形

    (4)该地村落的规模应是(    )

    A.较大                B.较小                C.集市              D.城镇

    (5)该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    )

    A.带状            B.团状                    C.多边形             D.方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2分)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②    ,③   ,④    。(4分)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