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运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菡(dàn)      洞(xué)      席(yán)       皱(zhě)

    B.叱(zhà)      笨(zhuō)     后(yī)        样(mó)

    C.压(zhóu)     齿(niè)      脖(jǐng)      执(ào)

    D.除(tī)   ________然(chàng)    道(xiàng)     垂(xiá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胜券在握    迫不急待   同流合污   彪炳千古

    B.惟妙惟肖    原形必露   漠不关心   诘屈聱牙

    C.殉私枉法    辐员广大   辞不达意   沧海一粟

    D.皮开肉绽    层峦叠嶂   拭目以待   舐犊情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 四合院是中国封建社会血缘制度的产物,在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艺术与家庭结构的文化现象,并与世俗化的宗教和民俗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是(    )

    A.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鹕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B.以5:4力克阿拉维斯队的英超劲旅利物浦队,终于实现了夺取足总杯、联赛杯和联盟杯“三冠王”的胜利。

    C.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响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D.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的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直(趋向)咸阳                       矗不知其几千万(座)

    B.(靠着船)歌而(同声相应)之       杯盘狼藉(凌乱)

    C.幽壑之潜蛟(跳舞)                   而望焉(幸运)

    D.大母余曰(指出……过错)             汝能之乎(抑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项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多机上之工女             ②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①杳不知其所也             ②奈何取尽锱铢

    C.①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

    D.①要其以成何以败           ②汝幸而偶我,又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项句式不相同的是(    )

    A.①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①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②故所就不比若也

    C.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①厅旁一室,为我与汝两栖之所   ②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子加点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鱼虾而友麋鹿   ②不能书而欲搁笔

    B.①江陵            ②雨泽

    C.①孤舟之嫠妇      ②汝告我

    D.①襟危坐          ②不知东方之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纵 囚 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古文观止·唐宋文》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辟囚三百余人      录:审查

    B.及施恩德以之       临:对付

    C.吾见上下交相以成此名也    贼:残害 

    D.其自归以就死      约:约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太宗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C.然何为而可                可知为转德之致尔

    D.若夫纵而来归赦之          举类迩见义远 

    3.下列各句中作者认可的君王“施恩德”行为的一项是  (    )(3分)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

    B.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C.大意其必来而纵之

    D.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博取好名声的假仁假义的行为,不可为天下之常法。

    B.在欧阳修看来,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能按期归来,是因为他们估计到这样做了,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并不是皇帝恩德深入人心的结果。

    C.作者认为“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D.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给下面的文句断句(4分)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②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秋夜无月

    樊增祥

    亘古清光彻九州,今夜烟雾锁琼楼。

    莫愁遮断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

    【注】此诗写于1905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后。

    (1)这首诗一、二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下列名句。(每句1分,共10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 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 _______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执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 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

    ________

    2.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________

    ________

    3.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鲍勃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分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运用 共 2 题
  1.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信托合同”下定义。

    ①信托合同是一种协议。

    ②它是经纪人受信托人委托,从事一定的活动,并收取酬金的协议。

    ③经纪人所从事的活动是指为信托人办理的购、销和寄售等业务。

    ④办理这种业务,经纪人要以自己的名义,用信托人的费用。

    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写作文。

    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

    请以“承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