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综合题 3 题,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 题,判断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3 题
  1. 探究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繁盛一时的隋朝”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经济繁荣为何又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2)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是什么?

    (3)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你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题文)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荣

    C. 对外贸易活跃

    D. 经济重心南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奔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具有下列相似之处的两个王朝是

    ①国运短促

    ②结束分裂,一统江山

    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意义

    A. 隋朝和西晋

    B. 秦朝和西晋

    C. 秦朝和隋朝

    D. 汉朝和唐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

    B. 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着长江流域

    C. 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太原,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D.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杯酒释兵权”解决大将专权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宋太祖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防止武将专权

    B. 加强地方控制

    C. 强化中央集权

    D. 分割宰相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了写一篇论文,刘刚阅读了《辽史》、《陈桥驿兵变》和《西夏史》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国家的统一

    C. 民族政权的繁荣

    D. 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 渴望夺回幽蓟地区   B. 崇武抑文

    C. 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 重文轻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有东渡日本的僧人        和西行天竺的       

    (2)960年,后周大将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定在上京临潢府。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        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魏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方的梁统一全国。

    错误:        改正:       

    (2)唐代白居易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错误:        改正:       

    (3)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错误:        改正:       

    (4)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

    错误:        改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