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2.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自然景现在亚欧大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中自然景观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纬度 B.距海远近

    C.地势高低 D.洋流性质

    2.②处景观与同纬度东部地区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

    A.纬度偏低 B.受季风影响大

    C.海拔较高 D.处于背风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2016年7月16日至8月26日,某考察团对图示地区进行了考察。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处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  )

    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2.考察期间,队员们最可能(  )

    A.在甲地看到满地的落叶

    B.在乙地遇到连续的晴朗天气

    C.在丙地看到成群的牦牛

    D.在丁地看到大片枯黄的牧草

    3.经考察发现,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该现象的产生(  )

    A.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

    B.主要是由于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

    C.会导致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

    D.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下面四幅“海拔5  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 完成以下两题。

    1.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乙甲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C.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亚非大陆北纬30°附近四地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无论一月、七月①地气温均比其它三地低,原因主要是 (   )

    A.靠海 B.深居内陆 C.寒流影响 D.海拔高

    2.与同纬度区域其它三地相比③地降水量最少,原因主要是(   )

    A.距海遥远 B.海拔高 C.沿岸寒流减湿 D.大气环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的是江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我国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33.6%下降到2007年的19.4%,15至64岁人口比重从61.5%上升到72.5%,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4.9%上升到8.1%。老年抚养比上升速度远低于少儿抚养比下降速度,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图中能反映2007年我国人口比重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

    B.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说明我国人口总量减少

    C. 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非常有利

    D. 人口年龄结构处于黄金时期

    3.根据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推断,今后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出率与年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出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教育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自然灾害

    2.该地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①人口老龄化   ②留守儿童多 ③自然环境压力大   ④生态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土地面积更广阔 B.矿产资源更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D.草场资源更丰富

    2.下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读“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完成下列各题。

    1.在人口红利期(  )

    A. 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 B. 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 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 D. 2010年前后人口抚养负担最轻

    2.我国要想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④促进国内人口迁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种模式(    )

    A.①模式 B.②模式

    C.①→②转变 D.基本实现②→③转变

    2.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③模式相同的是(    )

    A.印度 B.孟加拉国

    C.尼日利亚 D.澳大利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人口、产业由东北部地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转移的现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美国阳光地带对人口和产业迁移的吸引力主要是  (     )

    ①气候温暖

    ②环境较清新

    ③火山地震自然灾害少

    ④发现新的矿产资源

    ⑤新兴产业提供就业机会

    ⑥民族宗教信仰相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2.一般来说,影响美国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的主导因素  (     )

    A.经济 B.政治 C.宗教 D.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说明:珠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1)说出广东省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