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如图所示,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飞人.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
    B.
    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时间图象
    C.
    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D.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现撤去F1保留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 )

    A.3个、4个
    B.4个、4个
    C.4个、5个
    D.4个、6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光滑的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PQ挡住而静止.挡板PQ可以绕Q轴转动,如图所示.当PQ由竖直位置缓慢地顺时针方向转至水平的过程中,球对斜面的压力F1和对挡板的压力F2的大小变化是( )

    A.F1和F2都逐渐减小
    B.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
    C.F1逐渐增大,F2先减小
    D.F1逐渐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在光滑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四个式子来表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

    A.F-Ma
    B.μma
    C.μmg
    D.M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超重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的火车厢内有一个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为mg,绳对球的拉力为FT、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FN,当火车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 )

    A.若a=20m/s2,小球受mg、FT、FN三个力作用
    B.若a=20m/s2,小球受mg、FT两个力作用
    C.若a=10m/s2,小球受mg、FT两个力作用
    D.不论a多大,小球均受mg、FT、FN三个力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A、B两弹簧劲度系数均为k,两球重均为G,弹簧质量不计,两弹簧伸长长度之和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0
    B.0,F/m
    C.F/2m,F/m
    D.F/2m,F/2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则( )

    A.物块能达斜面顶端
    B.物块不能到达斜面顶端
    C.物块最终静止在水平传送带右端
    D.物块能返回到出发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实验中:除了方木板、白纸、图钉、细线套、橡皮条、铅笔和刻度尺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在此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惟一确定值
    D.F2的方向是惟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5s内先后通过路旁相距50m的电线杆,若汽车在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它在第一根电线杆处的速度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跳高是体育课常进行的一项运动.小明同学身高1.70m,质量为60kg,在一次跳高测试中,他先弯曲两腿向下蹲,再用力蹬地起跳,从蹬地开始经0.40s竖直跳离地面.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为1050N,其重心上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小明从蹬地开始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某同学进行如下计算:
    小明起跳蹬地过程中,受到地面弹力F作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因为地面的弹力F与蹬地的力F⊃1;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有:F=F⊃1;=1050N…(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2)
    经过t=0.4s跳离地面时的速度为v=at…(3)
    起跳后人做竖直上抛运动,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v2=2gh…(4)
    联立以上各式既可求解.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果认为正确,请求出结果;如果认为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作出正确解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后到达一斜面底端,这时撤去外力物体冲上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和在平面 上移动的距离相等,然后物体又沿斜面下滑,恰好停在平面上的出发点.已知斜面倾角θ=30,斜面与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求物体开始受的水平拉力F?
    (2)物体运动全过程用v-t图象表示,并画在坐标纸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L,质量为4kg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2,当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10N作用时,求:
    (1)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若力F作用时间t=2s后撤去,B刚好到达木板A的右端,则木板长L应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