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6 题
  1.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B.因为B点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B点不受电场力的作用

    C.同一点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小

    D.负点电荷放在A点由静止释放,将顺着电场线方向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如图所示的 U—I 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 R 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 R 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不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 3V,内阻为 0.5Ω B.电阻 R 的阻值为 1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2W D.电源的效率为 66.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电路的示意图,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显示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

    A.I变大,U变小

    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大,U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一个正电荷在等势面 L3 时,动能为 Ek3=20J;运动到 L1 时,动能为 Ek1=4J.若以 L2 为零势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和重力,则当电荷的电势能 Ep=4J 时,其动能为(   )

    A.Ek=10J B.Ek=16J C.Ek=4J D.Ek=8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一带电微粒沿图中直线从 A 向 B 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粒可能带正电 B.微粒机械能减小

    C.微粒电势能减小 D.微粒动能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A、B 连接一恒定电压,两个质量相等的电荷 M 和 N 同时分别从极板 A 的边缘和两极板的正中间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电场,两电荷恰好在板间某点相遇.若不考虑电荷的重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荷 M 的比荷等于电荷 N 的比荷

    B.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C.从两电荷进入电场到两电荷相遇,电场力对电荷 M 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对电荷 N 做的功

    D.电荷 M进入电场的初速度大小与电荷 N 进入电场的初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如图是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以两电荷连线的中点 O 为圆心出半圆,在半圆上有 a、b、c 三个点,b 点在两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 两点的电势相同

    B.a、c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在 a 点电势能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

    D.将正电荷由 O 移到 b 电场力的不做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粒子在M点速度小于在N点速度

    B.粒子在M点电势能小于在N点电势能

    C.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D.M点的电场强度大于N点的电场强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等量正电荷的电场中,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沿连线的中垂线向外,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B.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对于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电势均相等,中点电场强度最大,沿连线的中垂线向外,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C.在电场中a、b两点间移动电荷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则电荷所经过的路径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D.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9V,内电阻r=4.5Ω,变阻器Rl的最大电阻Rm=5.0Ω,R2=1.5Ω,R3=R4=1000Ω,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在开关S与a接触且当电路稳定时,电源恰好有最大的输出功率,在平板电容器正中央引入一带电微粒,也恰能静止.那么(  )

    A.在题设条件下,接入电路的阻值为,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B.引入的微粒带负电,当开关接向未接触的过程中,微粒将向下运动

    C.在题设条件下,的阻值增大时,两端的电压增大

    D.在题设条件下,当开关接向b后,流过的电流方向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长约为 60 cm,电阻大约为6Ω。横截面如图甲所示。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的外径,示数如图乙所示,金属管线的外径为___________mm;

    ②现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 0.6 A,内阻约 0.1 Ω)

    B.电流表(量程 3 A,内阻约 0.03 Ω)

    C.电压表(量程 3 V,内阻约 3 kΩ)

    D.滑动变阻器(1750 Ω,0.3 A)

    E.滑动变阻器(15 Ω,3 A)

    F.蓄电池(6 V,内阻很小)

    G.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要进一步精确测量金属管线样品的阻值,电流表应选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只填代号字母)。

    ③已知金属管线样品材料的电阻率为ρ,通过多次测量得出金属管线的电阻为R,金属管线的外径为d,要想求得金属管线内形状不规则的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所测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并用文字说明).计算中空部分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约为30 Ω),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 0~50 mA,内阻约 10 Ω);

    电流表A2(量程 0~3 A,内阻约 0.12Ω);

    电压表V1(量程 0~3 V,内阻很大);

    电压表V2(量程 0~15 V,内阻很大);

    电源 E(电动势约为 3 V,内阻约为 0.2 Ω);

    定值电阻 R(20 Ω,允许最大电流 1.0 A);

    滑动变阻器 R1(0~10 Ω,允许最大电流 2.0 A);

    滑动变阻器 R2(0~1 kΩ,允许最大电流 0.5 A); 单刀单掷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填 字母代号)

    (2)请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阻 Rx 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范围尽可能大)

    (_______)

    (3)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 U 时,电流表示数为 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 表达式为 Rx=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利用电动机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路提升重物,已知电源电动势E=6 V,电源内阻r=1 Ω,电阻R=3 Ω,重物质量m=0.10 kg,当将重物固定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当重物不固定,且电动机最后以稳定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5 V,求重物匀速上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摩擦,g取10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10Ω,电源内阻r=5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求:

    (1)电源的电动势

    (2)当开关S1闭合而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在0点以初速度v0与水平方向成q角射出,微粒在运动中受阻力大小恒定为f.

    (1)如果在某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匀强电场后,能保证微粒仍沿v0方向做直线运动,试求所加匀强电场的最小值的大小与方向.

    (2)若加上大小一定,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仍能保证微粒沿v0方向做直线运动,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o点,求微粒回到o点时的速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四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键S闭合时,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静止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中点,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接地.现打开电键S,这个带电小球便向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运动,并和此板碰撞,碰撞过程中小球没有机械能损失,只是碰后小球的电荷量发生变化,碰后小球带有和该极板同种性质的电荷,并恰能运动到另一极板,设两极板间距离为d,不计电源内阻,求:

    (1)小球开始带什么电?小球开始在中点的电势是多少?电源电动势E为多大?

    (2)小球与极板碰撞后的电荷量q′为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