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着辉煌历史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审美内涵,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凝练为中国精神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叫做《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长卷徐徐展开,令世人________________。这一巨作是如何穿越近千年的历史。近乎完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从材料物性的角度分析一是载体的质量上乘,二是原料及绘画手段的独特性。(       ),大众则会惊叹,中国古代的绘画色彩是如此鲜艳美丽、绚烂多彩,和脑海里出现的水墨山水、梅兰竹菊等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人的色彩观身受老子和庄子的影响。他们认为,______________令人眼花缭乱,苍茫的天空并非其本来色彩,而是因为太远了无法看清。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终极一切概念归为“黑”与“白”,将引导中国人过早的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我们如果不能从技法和材料的角度领悟古人,就难以领略双林寺_______________的彩塑,难以理解《游春图》和《千里江山图》内在的美学意蕴与独特的表达技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可或缺    叹为观止    五光十色     精彩绝伦

    B. 举足轻重    叹为观止    万紫千红     精彩绝伦

    C. 不可或缺    拍手称快    万紫千红     出神入化

    D. 举足轻重    拍手称快    五光十色     出神入化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专业人士看到这幅画,着眼于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

    B. 看到这幅画,专业人士着眼于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

    C. 对于这幅画,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被专业人士看重

    D. 专业人士着眼于这幅画的技法揣摩、色彩渲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终极一切概念归为“黑”与“白”,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B. 把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使中国人过早地导致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C. 这两种哲学色彩和色彩观,把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D.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会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C. 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并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D.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2.请简要说说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戏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南词叙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作者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依据是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因此可视为北曲的支流。而依据《南词叙录》,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实际上是将南戏从北曲的附庸中脱离出来,赋予了南戏更加独立的历史地位,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但并不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期的南戏无论在剧本文学上,还是在曲体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如此,南戏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但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南北戏曲的交流,南戏受北曲杂剧的影响与熏陶,其文学性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南戏从其起源到《南词叙录》的撰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南戏已从民间的村坊小曲,走进城市,走进宫廷。不论从文辞声律、结构排场,还是思想意义、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已达到不可低估的高度。

    南戏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因此其文化价值是立体的,可挖掘性很强。

    与诗词相比,戏曲常常更接近于口语。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而其面向的观众群也多为市民阶层。这就使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且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地域性的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保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俗语、谚语、俚语等。

    宋代时期,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宋室的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了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南戏的戏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譬如在剧本《赵贞女》《王魁》中,作者强烈抨击了封建制度下文人人性的异化及其给善良妇女带来的迫害和灾难,表达了劳苦大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情绪。另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节庆仪式、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巫术等情节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据记载,南戏使用南方曲调,不受宫调限制,可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南戏在温州形成后,于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到了元代末期,又繁衍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以及福建泉州、兴化等地的南戏声腔;其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并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摘编自张立秀《南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但是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因为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是北曲的支流。

    B. 根据徐渭的《南词叙录》记载,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就明确了南戏高于北曲的历史地位。

    C. 因为南戏与北曲的艺术风格多有不同: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所以南戏与北曲没有关系。

    D. 早期南戏因为在剧本文学和曲体上的局限性,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他们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归结论点。

    B. 文章在论证南戏的历史地位时,将南戏与北曲进行对比,阐述南戏与北曲的差异,突出南戏的历史地位。

    C. 文章第三段总述南戏的文化价值,后文从语言学价值、音乐价值等多个角度对南戏的文化价值进行阐述。

    D. 文章阐述剧本《赵贞女》《王魁》的思想内容,以及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等,为南戏的社会历史价值提供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戏讲述的长篇故事综合了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众多的艺术形式,因此,南戏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

    B. 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观众群多为市民阶层,因此,南戏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有口语化的特点。

    C. 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宋室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南戏形成与发展。

    D. 南戏可以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具有多种声腔、多种角色;有独创的演唱形式和曲牌。这些因素使南戏在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全国吸毒人员年龄段百分比

    [注]2017年,全国查获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同比下降19%,其中新发现人数同比下降29.3%。

    (摘编自《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材料二:

    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检测,全年新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4种,国内已累计发现230余种,尚未形成滥用规模。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改变形态包装,生产销售“咔哇潮饮”“彩虹烟”“咖啡包”“小树枝”等新类型毒品,花样不断翻新,具有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以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滥用为主。

    在强力打压下,制毒活动不断从广东、福建等重点地区向其他地区特别是管控薄弱地区转移,合成毒品和制毒物品的获取难度加大。同时,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地下制毒产业链依然存在,制毒窝点逐步转向偏远、便于藏匿、易于逃离的省市县交界地带,有的制毒分子甚至潜入深山林区、海上或者在改装的流动货车上制造毒品,隐蔽性、流动性明显增强,发现难度更大。

    受制毒原料需求旺盛的影响,国内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和走私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依然活跃,一些地方出现了专门为制毒活动提供化学品和设备的职业犯罪团伙。同时,制毒物品更新替代加快,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越来越多地利用非列管化学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尤其是进口非列管化学品流入中国制毒渠道增多。

    受缅北、西非、南美等地国际贩毒集团雇佣,一些外籍人员充当运毒工具,携带毒品走私入境,全年共抓获外籍贩毒嫌疑人1470名。港台籍毒枭和华裔不法分子充当毒品犯罪幕后组织者、资金提供者,通过网上招募雇佣、指挥操纵内地不法分子走私贩毒。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物色、诱骗、招募“马仔”运毒,“入伙”需要熟人介绍,通信联络使用隐语、暗语,交易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比特币等在线支付方式,交易两头不见人,贩毒活动在互联网上更加隐蔽。

    贩毒分子利用寄递物流渠道,通过假名、藏匿、夹带等手段走私贩运毒品,全年破获寄递物流渠道毒品犯罪案件14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89名,缴获毒品12.1吨,同比上升1.8倍,其中物流渠道缴毒10吨,同比上升近5倍。

    (摘编自《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材料三:

    很多青少年由于交友不慎或判断能力不足,会在别人的诱惑下,觉得吸毒新鲜刺激,抱着试试看的好奇心沾上毒品,认为“别人会上瘾,但自己不会”“戒毒很容易”。但实际上,吸毒者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推销“咔哇潮饮”“彩虹烟”“咖啡包”“小树枝”等新类型毒品的不法分子常常以“合法兴奋剂”为幌子欺骗青少年,但长期吸食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吸食大麻根本不能激发灵感,相反还可能抑制创造力。多项研究证明,吸食大麻具有毒害神经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吸食大麻会改变感官知觉,降低短期记忆力、注意力和运动技能。吸食大麻对年轻人的影响尤其大。数据显示,在18~24岁的成人当中,抽大麻对认知功能和其他记忆进程的影响可能更严重。长期消费大麻也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

    吸毒人员体态消瘦是一种病态。而且很多吸毒者沾染毒品后反而暴饮暴食,不会起到“减肥”的作用。与此同时,吸毒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为了减肥而去沾染毒品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摘编自孝金波、王晨羽《国际禁毒日:警惕有关“毒品”的五大误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全国吸毒人员超过250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超过五成,但同比下降接近两成,说明青少年禁毒工作取得了成效。

    B.2017年全年新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4种,国内已累计发现230余种,虽然尚未形成滥用规模,但说明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值得警惕。

    C.一些不法分子常以时尚性为幌子欺骗青少年,推销“咔哇潮饮”“彩虹烟”“咖啡包”“小树枝”等新型毒品,这类毒品主要在娱乐场所滥用。

    D.制毒物品非法生产、买卖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旧活跃,出现了职业犯罪团伙,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加快更新替代制毒物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整治,国内制毒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因合成毒品和制毒物品的获取难度加大,所以制毒活动从重点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

    B.很多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自己吸毒不会上瘾,戒毒很容易,实际上,吸毒者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C.吸食大麻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对认知功能和其他记忆进程的影响可能更严重,长期吸食大麻也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

    D.很多人吸毒后会暴饮暴食,不会起到“减肥”的作用。吸毒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为了减肥而去沾染毒品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3.毒品贩运呈现出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望之,东海兰陵人也。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及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为属,察廉为大行治礼丞。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上闻之,使侍中上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望之即视事。神爵二年,遣长罗侯惠使遂公主配元贵靡。未出塞,翁归靡[注]死,其兄子狂王背约自立。惠从塞下上书,愿留公主敦煌郡。惠至乌孙,责以负约,因立元贵靡,还迎公主。诏下公卿议,望之以为:“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今少主以元贵靡不得立而还,信无负于四夷,此中国之大福也。”天子从其议,征少主还。汉遂不复与结婚。为太傅,以《论语》授皇太子。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本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敝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

    (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翁归靡:乌孙国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B. 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C. 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D. 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察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荐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B. 左迁,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序言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C. 移病,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 天子,古代统治者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望之喜爱读书,获得赏识。他祖上世代务农,但他喜欢读书,受到人们的称赞;宣帝了解到他明晓经学,有才干,想考察他,任命他做了左冯翊。

    B. 萧望之敢于进谏,被人记恨。霍光执掌朝政,因曾有人要谋害自己而加强防备,萧望之对霍光的一些做法看不顺眼,向霍光进言劝谏,被霍光记恨。

    C. 萧望之反对联姻,获得采纳。汉朝公主去乌孙成亲,到了乌孙国后,乌孙国内发生内乱,皇帝召大臣商议联姻一事,萧望之反对联姻,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 萧望之尽心为国,获得信任。他与另外三人同心协力、精心谋划,用古代的制度劝勉和引导元帝,在许多方面都想有所纠正,元帝对他们非常信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2)望之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再寄 

    晁采①

    珍簟生凉夜漏余,梦中恍惚觉来初。

    魂离不得空成病,面见无由浪②寄书。

    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

    此时最是思君处,肠断寒猿③定不如。

    [注]①晁采,唐代宗大历时女诗人。②浪:没有拘束,不受限制。③肠断寒猿,典出自《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路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珍簟生凉”与“梧叶雨声疏”,紧扣了题目中的“秋”字,突出了初秋的特点。

    B.首联中的“觉”与“惟觉时之枕席”之“觉”,意思相同,刻画的状态也是相同的。

    C.“窗外江村钟响绝”,不仅用钟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还侧面表现了人难眠的情态。

    D.“肠断寒猿”运用典故,暗示了秋天夜晚气温由凉到寒,还表现了人心情的变化。

    2.诗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一封投稿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是一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多年来费神研究德国文学。这篇稿子的内容是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我一直垂青贵刊,尚未在贵刊发表文章,甚为遗憾。把这篇稿件投到贵刊,得偿所愿,荣幸之至。希望专家,老师们能于百忙之中予以看一看。真诚期待答复,并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起床闹钟遥控器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支载着“时光宝盒”的车队从中国青年报社出发,开启了“新青年、耀青春”五四百年青年文化万里巡展活动。活动期间,只要进入“时光宝盒”,观众就能在1号车厢“时光列车”里,坐看车窗外闪过的百年光影,穿越到1919年的“五四现场”。邻近的2号车厢里还有12部老式电话机,参观者们能接听来自“鲁迅”“李大钊”“邓中夏”“罗家伦”等五四先驱的电话,听“他们”谈自己的时代与人生选择。在“时光宝盒”前,青年学子可深情歌唱着对祖国的热爱;可向五四先驱给出自己激情的回答。

    如果你进入了“时光宝盒”,会向五四先驱提出什么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他们对你提出的问题?或者你想告诉五四先驱什么?

    请把与五四先驱隔空对话的情景或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