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其他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遒(qiú)劲  莅(lì)临    长歌当(dàng)哭    桀骜(ào)锋利

    B. 弄堂(nòng)   戮力(lù)    租赁(lìn)       切齿拊心(fǔ)

    C. 浸渍(zì)    彳亍(chù)   绯红(fēi)       未雨绸缪(miáo)

    D. 翌(yì)年   踌躇(zhú)  重创(chuàng)敌军   妄自菲(fěi)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①④/②③⑥/⑤   B. ①②/③⑥/④⑤

    C. ①③④/②⑥/⑤   D. ①⑤/②⑥/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吾其还也   B.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 其意常在沛公也   D. 以其无礼于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即“知其事宾客”)

    C.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 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C. 《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D.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语句中词语的活用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动词,像对待兄长一样。

    ②越国以鄙远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

    B.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给…登记户口。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驻军。

    C. ①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服装。

    ②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D. ①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名词用作动词,救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独具匠心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D.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B.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C.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D. 梁实秋先生认识梁任公先生的时候,他正当四十多岁的年纪,年富力强,风神潇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      盗:偷窃

    B. 众皆泣,许之。乃徇曰             徇:向大家宣布

    C.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坚持

    D. 侃遂忍之,复登陴               陴:城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B. ①众皆泣,许之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 ①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②吾其还也

    D. ①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②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 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C. 杨氏对召集来的项城吏人与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拼死而战,不做叛军的俘虏。

    D. 李侃带领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宁愿战死决不投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书生意气,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4)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再别康桥》)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6)沉默呵,沉默呵, ___________, _________。(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盼 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1.诗中所选取的两位海员虽心态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愿望,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2.诗中诗人是抓住哪两个瞬间的场景,分别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题。

    雨 前

    何其芳

    ①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②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③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④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⑤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⑥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那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啊!在这多尘土的国度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荫来覆荫我自己。

    ⑦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⑧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1933年春,北京

    (选自《何其芳选集》)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散文通过对雨前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态的传神描写,渲染出一种久旱盼甘霖的强烈感情;在选材上都是选择生活中一些平常景物,显得自然、亲切。

    B.“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在文中表现了春之芽的蓬勃生机和破土而出的力量之大。

    C.“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一句,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雨声的轻柔。

    D.文章先写雨前天气变化情况,再写雨前各生物的活动,全文成功地描摹出大雨来临前的自然界气氛。

    E.最后一段,以简洁平实的一句收尾,“然而雨还是没有来”着实令人失望。也正是这失望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回味悠长。

    2.“憔悴”一词,在文中先后出现两次,请简析它们的含义。

    3.文中第③段划线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绪?

    4.第③、第⑥自然段写到了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鸟,飞过天空会留下翅膀划过的痕迹;鱼,游过鱼塘会留下鱼鳍拨动的涟漪;阳光的我们在成长的岁月中也留下许多难忘的足迹。父母爱、师生情、同学谊……无不令人久久回味。

    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运用细节刻画人物。

    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