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材料反映什么经济思想

    A.工商并举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希腊学者安提丰曾说过,“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这段话表明安提丰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

    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D.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表明

    A.经济增长方式变革             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国家优先发展工业            D.工农比例脱离国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认识太空、征服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有“能力”的最早时间是

    A.1964年     B.1970年      C.2003年       D.2013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3年7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复电习近平表示:“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本党自五年前在台湾重返执政伊始,相关部门立即在此项‘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中断近十年的和解与合作……希望贵我两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马英九的电文表明

    A.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九二共识”前两岸已实现“三通”

    C.两岸都赞成“一国两制”的共识   D.两岸的合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

    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

    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    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上,德国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有人认为俾斯麦为此应承担责任,因为他为统一的德国设计的是“半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这种观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德国

    A.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         B.容克资产阶级把持着政府权力

    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D.《德意志帝国宪法》存在制度缺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D.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危机中的帝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3年8月1日,俄罗斯批准斯诺登(美国中情局人员,揭露美国监控别的国家的行为)在俄临时避难一年,美国对此“极度失望”,并宣布取消9月初奥巴马和普京的会晤。这一现象说明

    A.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发出挑战 B.美俄两极争锋的国际格局再度形成

    C.“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25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重建辉煌……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创造出一种“各种制度上所未有”“学说上也不多见”的“破天荒的政体”,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孙中山期望,既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善果”,又要避免其“弊端”和“恶果”,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园”。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及一切革命先驱们的伟大抱负。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0月9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 “中国梦”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的“救国梦”。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 “中国梦”产生的原因。 (11分)

    (3)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论断。(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争论:张素民等人认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受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唐庆增等人认为“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迭其目的也。……获得为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竞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曰,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摘编自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和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论证你所认同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模式,结合时代背景和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理由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将力役改为代役的银差……赋与役合一。

    材料二  17世纪初,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l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材料三  “工匠佣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赀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

    ——《明穆宗实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两则材料中“丁”的含义。(6分)

    (2)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措施带来的影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6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将一部分“衰败选区”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1867年7月15 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将其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l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l个议席。

    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除地主及租地人外,农村中年缴房租l0英镑以上者均有选举权。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并综合分析三次改革的积极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对此,你有何认识?(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