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3 题
  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B. 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C.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 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 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 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

    C. 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

    宗正

    主管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主管国家财政

    少府

    主管皇室财政

    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

    A.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

    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52年底,新中国宪法起草工作开始启动,毛泽东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并要求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 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

    B. 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

    C.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 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梁启超指出:“科举制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这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打击了门阀世族集团

    C.形成了社会向学风气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分封制的角度看,周朝国家管理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政治制度和社会职能。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管理 B.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社会统治

    C.促进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大一统 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云梦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以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如有不应任用而敢先行使职权,以及私相谋划而派往就任的,依法论处。这一规定旨在

    A.杜绝政治腐败的发生 B.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

    C.保证皇帝的任免权 D.规范了官吏任用程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督邮的设置

    A.有利于遏制王国势力的膨胀

    B.表明基层的管理更加完善

    C.进一步完善了地方监督体系

    D.便于刺史行使地方监督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唐代,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五花判事”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C.加大了分化相权力度

    D.推进监察制度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内阁成为清代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的缩影,从中可以体现清代

    ①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

    ②地方政治自主性受到压抑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更为明显

    ④官员处理政务时拘泥规制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

    项目     类别

    正途(进士、举人等)

    异途(监生、行伍等)

    新途(新式学生)

    武昌起义前在职督抚

    79.2%

    20.8%

    0

    武昌起义后新任督抚

    2%

    5%

    26.3%

    据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

    A.说明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 B.极大地刺激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

    C.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 D.是当局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出现在辛亥革命后的一幅漫画《自由的钟声》。该漫画

    A.批判中体西用思想

    B.揭示出时人对新思想的态度

    C.倡导社会改良主张

    D.赞扬自由平等在中国的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爬在公共阅报处的墙上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于是画下了这幅题为《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上述“我军大捷”应发生于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38年4月上旬,日本陆军部在制订武汉会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日本华中方面军夹击武汉。后考虑到华北地区八路军频繁出击而导致“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从而放弃了沿平汉线南下参加武汉会战计划。这说明

    A.日军全面侵华初期计划不够周密

    B.敌后战场由此成为日军进攻重点

    C.世界战局变动影响了日军侵华方针

    D.中共抗战给予正面战场战略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选项中,对如图解释准确的是

    A.北伐兴起,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迅速到来

    B.胜利会师,工农武装割据已形成燎原之势

    C.局部反攻,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条件

    D.分割包围,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47年1月,冀南军区政治部对937名新战士的参军动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动机

    人数

    占比%

    动机

    人数

    占比%

    自愿参军

    213

    22.73

    抓阉

    3

    0.03

    为翻身报恩

    1

    0.01

    家庭困难

    240

    25.61

    保卫果实

    5

    0.05

    为老婆

    6

    0.06

    挑战来的

    49

    5.23

    卖兵

    12

    1.28

    村干部选来

    65

    6.94

    政治说服

    28

    2.99

    区干部骂来

    5

    0.05

    带头

    15

    1.60

    群众动员

    192

    20.49

    假带头

    3

    0.03

    群众投票

    27

    2.88

    怕罚物质

    35

    3.73

    农会斗争

    2

    0.02

    为不拿参军粮

    36

    3.84

    这反映出

    A.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

    B.农民是解放军的主要兵源

    C.土地改革扭转了革命局势

    D.人民要求革命的呼声高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这体现出中国法制建设

    A.保障人权自由

    B.完善法律体系

    C.重视与时俱进

    D.强化政府职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下列属于40年来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正确表述的是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B. 邓小平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C. 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标志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D. 基层民主政治切实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某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发言:“17年来,我们一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组织是

    A.不结盟运动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监察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制度,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如隋朝御史大夫为从三品,但其监察范围包括公卿宰相和各级官员。唐朝以来,各朝推行“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等方式,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实现。宋代设立监司、监州,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要有国法。”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批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迅速建立起来。

    ——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督制度建设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