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命题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________,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熙凤、实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________。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她果然________,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65回)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________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叹为观止     惟妙惟肖     不负众望     左支右绌

    B. 登堂入室     栩栩如生     不孚众望     左支右绌

    C. 叹为观止     栩栩如生     不负众望     捉襟见肘

    D. 登堂入室     惟妙惟肖     不孚众望     捉襟见肘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 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 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D. 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 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C. 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 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如果说,贝多芬因《欢乐颂》而感到欢悦,梵高因向日葵而感到欢悦,李白因诗文美酒而感到欢悦,中国女排因挥洒汗水而感到欢悦……那么,你呢?在你这十几年的生命体验中,因什么而感到过欢悦?又有什么感悟、思考?

    请以“因_______而欢悦”为题,在空白处补充一个主题词,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广泛使用等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在这一背景下,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摘编《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2019年4月4日)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认为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呈现三个条件:其一是需要与人交互的社交情商,其二是涉及创造性、需要聪敏的方法,其三是在不可预料的环境中工作。所有这一切正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的。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人与人合作的劳动,在劳动中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劳动中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在劳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同时,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紧迫,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正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大力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就必然是系统化的,在中小学阶段当然要有这一类教育的基础,那就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摘编自邬宪伟《新时代呼唤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光明日报》2019年03月12日)

    材料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国、日本、韩国合作进行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中国学生接受职业与毕业指导的比例最低,严重缺失职业学习或体验活动,严重缺乏职业准备与规划意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离就业远着呢。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个好大学,有了名校做靠山,还怕找不到好工作?这些想法都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找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找到奔向目标的路径。探索、尝试、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认识自我与他人、认识家庭与社会的过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有利于青少年扬长避短。孩子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把学业发展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资源等结合起来。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的孩子,才能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发现自我价值,并通过合理的方式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引领孩子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

    (摘编自孙宏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更长远的育人目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无关系。

    B.如果不想在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被淘汰,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交情商、创新意识以及应变能力等,这样会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C.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地位同样重要。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即使在中小学阶段也不应缺席。

    D.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价值,造成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变化,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新职业不断出现,具有专业的技能将成为未来职业的要求。

    B.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人才需求旺盛,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C.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将来考学、就业的重要性,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就要开展相关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D.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这不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也关涉到长远的育人目标。

    3.怎样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点诗词养点气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读诗词养点地气。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2018年5月26日《人民时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诗的国度,悠悠几千年历史中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地熏陶。

    B.优秀古诗词充满韵律和丰富的情感,今天人们可以从中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

    C.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因为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所以诗人丘葵说,“浩气养成天地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既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古典诗词之美,又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挖掘出了诗词的独特意蕴。

    B.文章从读诗词养点浩气、骨气、地气、清气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读点诗词养点气”

    C.文章第2段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本段中的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D.文章第2. 3. 4. 5段的内容与第1段的内容相呼应,符合人的思维认知的发展规律,由表及里。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文中举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例,因为这句诗最能说明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

    B.作者认为因为“接地气”是诗词之魂所在,所以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生命力的。

    C.诗人们有了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

    D.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大多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寻找翠翠

    祝勇

    闲坐于草亭,忽的想起翠翠,仿佛想起一个熟识的故人。

    天碰巧落着雨。我们碰巧饮着酒。雨和酒,碰巧都易于勾起人的愁肠。碰巧是在酉水边,酉水碰巧和沈从文小说里写的一般模样。我们碰巧都是沈从文迷。

    所有与翠翠有关的事物,碰巧在这个时刻,聚齐。

    而翠翠,却只能隔着茫漠的时空同我们说话。翠翠很远。翠翠只生长于沈从文三十年代的小说里,穿着图案简单的衣裳。悠远的日子早已布满了旧电影似的划痕,但她的明眸不会褪色。沈从文说:“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她便用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地来完成任务了。”严格来说,翠翠是由所有喜欢翠翠的人集体创作的。凡是读过《边城》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翠翠。

    翠翠是典型的中国式梦境的产物。她容纳了民间中国对于自然、人性、爱情与生命的本质看法。或者说,翠翠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她的每一寸肌肤都是秋露和山雨凝聚成的,所以她才清明秀丽,有着透明的秉性。她是中国河流的青春写照。凡是河流可以带我们去的地方,她都可以带我们去。

    翠翠就是这样陪着我,在湘西,一路走了好远。她是无处不在的河水和月光。我知道她不独属于我,但她总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这是《边城》以外的翠翠。沈从文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翠翠。翠翠在《边城》里,在沈从文的设计里,只属于傩送,傩送就一下子成了《边城》外许多人的共同的情敌。

    翠翠在水边长大,像朵被一阵偶然的风吹落在山间的野花。她的父亲母亲很久以前死于一场浓烈的爱情,她却懵懂着,不知情为何物。翠翠在世俗生活的边缘,旺盛地生长着。她只能透过城里来的人来打量那个她所未知的世界,但沈从文却将她永远隔绝于世俗世界之外,斩断了她同外部世界可能发生的联系——天保和傩送都拥有“外面的世界”,或许他们中某一个的世界会与翠翠相连,但是天保死了,傩送出走,翠翠仍然守着她的渡口,消磨着她的年华;然而,翠翠的生命出路在哪里呢?在纯净的爱情里吗?爱情像河水一样不可捉摸,像青春一样无常和易逝。翠翠就这样面对着河流、青春和爱情。

    《边城》真正煽情之处,是翠翠的等待。翠翠的等待就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也可以说,前面所有的故事,都只是一个交代,翠翠执着而执拗的等待,才是作品的核心。但是故事恰好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取向作出自己的抉择和判断,沈从文一句也没有多写,只有轻描淡写的几句:“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丽的翠翠,就这样将期望抛向未知的远方。她实在不该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耗尽自己的一生,她蓬勃健美的生命不该有这样的结局。也许,在某个“明天”,翠翠会突然看见傩送风尘仆仆的微笑重又出现在岸头,但是我们仍不妨作一个残酷的假设——傩送从此远行,心中装着他的翠翠,梦里想着他的翠翠,走遍天涯,却永不归来。而翠翠,则同渡口一同老去。这样,翠翠的一生,因为爱而不完整;另一方面,对爱的忠贞又使她的生命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完整。翠翠于是成了沈从文为我们造的一个断臂女神。

    然而,这一切即使是梦想,也来得太迟了。翠翠被时间裹挟着,像傩送一样一去不回头了。傩送和翠翠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着我们。翠翠如蓝印花布一样纯朴的背景,带着湿润的乡下气息,消失在时间深处了。

    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雨还在下,河面上是一片烟,天气越来越寒凉。酒还在饮,身子却越来越暖。野渡无人,视野里有浓有淡。浓的是水边的青石,怪兽般长满绿毛;淡的是若有若无的远山,以及山脚下的江水。一幅典型的中国式风景。遂想起沈从文的一句话:“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开窍的单纯寂寞里过去。”当然,翠翠也在其中。想起她的爱,她悠长的等待,想哭。生活也许早已不那么静寂,在自己的节拍里沉了很久的湘西人在现代的步伐面前也表现出一丝慌乱。要抵挡香车宝马的诱惑已不那么容易了,尽管它的价值并不超过当年的一座碾坊。爱情,早已成了休闲中的甜点与快餐,成了一次性消费品。这个时代里,过路的女学生,即使装扮再奇奇怪怪,行为再不可思议,也不是风景了。但翠翠是。

    可是河流还在。只要河流还在翠翠就在。

    当翠翠在孤独中等待傩送的时候,世间有多少个傩送,踏遍千山,在寻找着翠翠!

    寻找翠翠,翠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忧伤。

    (选自散文集《凤凰:草鞋下的故乡》,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与沈从文一样,都是借翠翠这一文学形象表达对湘西故土的眷恋,对至纯至美的自然、青春、爱情的向往。

    B.本文文笔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富于诗情画意的乡城风俗画,表现了自然民风和人性之美,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C.作者说:“只要河流还在翠翠就在。”这是因为翠翠是中国河流的青春写照,在她身上有着河流一样透明的清明秀丽的秉性。

    D.文中写到“过路的女学生”,是为了与翠翠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批评了现代的某些人在现代的步伐面前表现出的慌乱,她们注重外在,流于世俗,失却了纯真。

    2.本文描述了《边城》内外作者心中的翠翠,她们各具怎样的特点?请分别加以简要概括。

    3.文章的结尾说:“寻找翠翠,翠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忧伤。”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文定公墓志铭

    苏轼

    公姓张氏,讳方平,字安道。其先宋人也,后徙扬州。考尧卿,生而端默寡言,有出世间意。公年十三,入应天府学。颖悟绝人。家贫无书,尝就人借三史,旬日辄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终身不再读。属文未尝起草。宋绶、蔡齐见之曰:“天下奇材也。”

    景祐元年中选,授校书郎,知昆山县。蒋堂为苏州,得公所著《刍荛论》五十篇,上之。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公献《平戎十策》,大略以边城千里,我分而贼专,虽屯兵数十万,然贼至常以一击十,必败之道也。既败而图之,则老师费财,不可为已。宜及民力之完,屯重兵河东,示以形势。贼入寇,必自延、渭而兴州,巢穴之守必虚,我师自麟、府渡河,不十日可至。此所谓攻其所必救,形格势禁之道也。宰相吕夷简见之,谓宋绶曰:“君能为国得人矣。”然不果用其策。

    公刚简自信,不恤毁誉,故小人思有以中之。自杭丁太夫人忧,服除,以旧职还朝。后官参知政事,历三朝,以太子太保致仕。其年十二月二日薨,享年八十五,有司议谥曰文定。

    轼尝论次其文曰:“常恨孔北海、诸葛孔明二人之文,不见其全,公其庶几乎?公为布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少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节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B.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C.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D.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父亲,多指已经去世的父亲。与此相对,“妣"多指去世的母亲。

    B.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加上《左传》,称为“前四史”。

    C.丁忧:遭逢丧事。多指朝廷官员在父母去世时,辞官归乡为父母守制。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指退休。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方平的祖先是宋人,后来迁徙到扬州。张方平十三岁时,进入应天府学习,聪颖过人。

    B.张方平写出了《平戎十策》,他认为我军分兵而守,敌军兵力集中,所以我军常常以寡击众,最终大败。

    C.张方平在杭州遭遇母亲的丧事,服丧期满,以原来的官职返回朝廷。后以太子太保的身份退休,死后谥号为文定。

    D.苏轼认为,张方平的文章与孔融、诸葛亮两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并为张方平感到遗憾。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刚简自信,不恤毁誉,故小人思有以中之。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此诗作于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而“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B.颔联二句: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

    C.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

    D.尾联之妙,在于以问句作结。这里以“向谁言”问之,情绪喷涌而出,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涉江采芙蓉》中运用设问的手法,表现主人公内心凄凉寂寞的句子:“______?_______”。

    (4)《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5)《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红楼梦》。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一一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挺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鹏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桃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来足,形容尚小,其仅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1)写出下列人物的姓名。

    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______。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写的是:_________。

    (2)“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判词。其中,“可叹停机德”写的“金陵十二钗”人物是___;“堪怜咏絮才”写的“金陵十二钗”人物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某洗衣房操作流程,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