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B. 德国天文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假设某次海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水平力F作用于B上,A、B处于静止状态,B与墙面未接触,则关于A、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可能受三个力

    B. A对B可能没有摩擦力

    C. 墙对A一定没有摩擦力

    D. B对A一定有向下方的摩擦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弹弓是80后童年生活最喜爱的打击类玩具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B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ABC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C处(AB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被迅速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是CD的中点,则(  )

    A.从D到C,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B.从D到C的过程中,弹丸在E点的动能一定最大

    C.从D到C,弹丸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D.从D到E弹丸的机械能守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物块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且mA=2mB,现用两个水平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和B上,大小相等的,使、沿一条直线相向运动,然后又先后撤去这,使这体具有相同的动能,接着两体碰撞并合为一体后,它们( )

    A. 可能停止运动

    B. 一定向右运动

    C. 可能向左运动

    D. 仍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电场强度方向与x轴平行的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O点(x=0)沿x轴正方向进入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O~x1、x3~x4两个区间的电场方向相反

    B. 粒子从O点运动到x4点的过程中,在x2点的速度最大

    C. 粒子从x1点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大

    D. 若,则粒子运动到x2点时的动能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路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玉兔号”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地球与月球均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R1、R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 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C. 月球卫星与地球卫星分别绕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运行的速率之比为

    D. “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粗糙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已知点电荷周围电场中的电势可表示为已知点电荷周围电场的电势可表示为(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Q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r为距场源电荷的距离).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滑块(可视作质点),其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

    A. 滑块与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距离为x1时,滑块的电势能为

    B. 若将滑块无初速度地放在距离场源点电荷x1处,滑块最后将停在距离场源点电荷

    C. 若将滑块无初速度地放在距离场源点电荷x1处,滑块运动到距离场源点电荷x3处的加速度为

    D. 若将滑块无初速度地放在距离场源点电荷x1处,滑块运动到距离场源点电荷x3处的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内能

    E.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分子力平衡距离r0时,分子势能最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B.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F=-kx中,F为振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C.在波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是波的传播速度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宽

    E.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狭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T,物块加速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      ;(用题、图中的T及x1~x4表示.)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x-s图线.理论研究表明Ep与△x的平方成正比,据此可以预测:如果h不变.m增加,△x-s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x-s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轨道AB与半径R=0.4m的光滑轨道BDC在B点平滑相连,两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O点为圆轨道圆心,D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E、O两点等高.∠BOD=30°,质量m=2kg的滑块从A点以速度v0(未知)沿斜面下滑,刚好能通过C点,滑块与斜面AB间动摩擦因数,g取10m/s2.求:

    (1)滑块经过E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滑块从A点滑下时初速度v0的大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下图a所示,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足够长导热玻璃管,管内有一段长25cm的水银柱,封闭着长60cm的空气柱,大气压强恒定为P0=75cmHg,环境温度为300K.

    ①求当玻璃管缓慢转动60°时(如图b)封闭空气柱的长度?(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②若玻璃管总长仅有L=115cm,从开口向上缓慢转动至开口向下(如图c)后,再改变环境温度,足够长时间后封闭空气柱长度仍然为60cm,求此时的环境温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在直角坐标系中,三个边长都为l=2m的正方形排列如图所示,第一象限正方形区域ABOC中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在第二象限正方形COED的对角线CE左侧CED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三角形OEC区域内无电场,正方形DENM区域内无电场.

    (1)现有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B边上的A点静止释放,恰好能通过E点.求CED区域内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

    (2)保持(1)问中电场强度不变,若在正方形区域ABOC中某些点静止释放与上述相同的带电粒子,要使所有的粒子都经过E点,则释放的坐标值x、y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3)若CDE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方向不变,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在正方形区域ABOC中某些点静止释放与上述相同的带电粒子,要使所有粒子都经过N点,则释放点坐标值x、y间又应满足什么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求这列波的波长和波速;

    ②判断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吗?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