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乒乓球比赛运动中,双方运动员将乒乓球看作质点

    B.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

    D. 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在运动,若选河岸为参考系,可能出现的运动是(  )

    A.甲、乙两船都不动

    B.甲、乙两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C.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D.甲、乙两船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

    B.平均速度、力、加速度、位移、质量、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

    C.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1米夺冠,这里记录的成绩是铅球的路程

    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匀速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C.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加速度不断变小,速度一定不断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体从O点开始计时,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最初的4s内是(  )

    A. 前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这4s内物体一直向右运动

    C. t=4s时刻,物体离O点距离最远

    D. t=4s时刻,物体又回到O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的加速度就越大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3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1.1 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4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05 m/s

    D.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作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

    A.v1:v2:v3=3:2:1

    B.v1:v2:v3=

    C.t1:t2:t3=

    D.t1:t2:t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6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方向向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悬链长1.4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个悬链通过悬点下方3.2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为(   )(取g=10m/s2)

    A.0.6s      B.0.8s       C.0.2s       D.1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位置而改变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D.物体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0分)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通过计算判断是哪辆车先到达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2分)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内,列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连接处长度不计). 求∶

    (1)火车的加速度a.

    (2)人开始观察时火车的速度v0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其工作电源为________.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________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在实验中获得了一条纸带,并从中选取7个计数点,如下图所示,其中相邻两计数点时间间隔T=0.1s,测出OA距离s1=3.18 cm, OB距离s2=7.54 cm, OC距离s3=13.09 cm, OD距离s4=19.83 cm, OE距离s5=27.75 cm, OF距离s6=36.87 cm,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该同学要计算打下C点时的速度,可用公式vC=_______。(用字母表示);算出结果为vC=_______ m/s

    (2)若要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可用公式a=_______(用字母表示);算出结果为a=_______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14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交警发现从他旁边以v1=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立即前去追赶,经过t0=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a=2.5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vm=90km/h.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最快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