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废除农奴制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A.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B.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 一定程度体现近代法治原则

    D. 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联邦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分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6世纪初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包括

    ①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②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③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④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楷模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

    B.调和社会矛盾

    C.保护贵族利益

    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文中所说的“本”,表现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B.废分封,行县制

    C.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D.奖励耕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封建化进程的措施有( )

    ①兴办太学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③改革科举制度④模仿汉族官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都实行了全面汉化的举措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改革措施与解释准确的是

    A.北魏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土地无条件分配给农民

    B.王安石的免役法——根据每户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

    C.戊戌变法改革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改试策论

    D.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

    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

    B. 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范围

    C. 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

    D.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在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发生 B.以暴力推翻原有政权后进行

    C.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才 B.创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体制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A.英国、日本——原生型 B.德国、美国——感应型

    C.法国、美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感应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三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社会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影响的相同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材料三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四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五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何相同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3)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四、五,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存在着两种制度:其一是事后报告制度,……每日将当日重要折件及简要相关谕旨上报慈禧太后,其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其二是事前请示制度,……主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示慈禧太后,但也有例外,如任命军机四章京,对此慈禧太后事后虽为不平,但无法推翻光绪帝的“擅自”决定。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  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最高统治集团的权力结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慈禧太后对改革持怎样的态度?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