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4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人类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的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 5200 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 21 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 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 140万平方千米;到 2050 年,城市居民将新增 25 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 5000 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国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 1940 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増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 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

    B.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

    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

    2.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

    B.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C.城市自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

    D.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増大。

    3.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②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 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

    C. 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 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Ⅱ》《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 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 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C. 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

    D. 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①_______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_______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③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②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③,时时犹唱,《后庭》④遗曲。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出任江宁知府之时。金陵系六朝古都,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东晋、宋、齐、梁、陈亦先后在此建都。北宋时期,这里依旧一派繁荣气象。②谩嗟:空叹。③商女:卖唱的歌女。④《后庭》:陈后主陈叔宝写的一首《玉树后庭花》简称《后庭花》或《后庭》,古人把它看做亡国之音。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上片描绘晚秋时节的金陵城清丽宏阔之景,下片抒发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而相继亡国、覆辙重蹈的浩叹。

    B.词的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词人凭栏远眺,一片明净肃杀的秋色映入眼帘,气势不凡。

    C.“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叹。

    D.词末三句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词人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时候,假期对我而言就是回外婆家,吃外婆做的不太好吃的饭菜,和一帮与城里的同学不一样的玩伴在河沟里抓螃蟹,光着脚在沙地里踢球,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免费玩具,比如印象最深的铁环……后来呀,学习的压力与日俱增,周一到周五的课程把我折磨得筋疲力尽,我巴不得天天都是假期,可是真到了寒暑假,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却又常常觉得百无聊赖,老是惦记着班里的同学了。”

    刚刚度过了一个漫长暑假的你有没有以上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假期观”。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以议论为主,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