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1877年5月,麦克马洪任命布罗伊组阁,但众议院共和派议员一致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麦克马洪则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于6月22日悍然解散了众议院。据此可知,麦克马洪

    A. 为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

    B. 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C. 可以随意解散参众两院

    D. 可以独立决定内阁去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1、图2分别为宜侯矢(ce)簋(gui)及簋上的铭文。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在四月丁未这一天,进行赐命前的占卜,然后命虞侯矢改封到宜地,改称宜侯矢,并赏赐宜侯矢大量物品。宜侯矢簋作为实物资料,可以印证西周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分封制的实行

    C.严密的家族等级关系 D.宗法制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华夏”一词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理念得到发展。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侯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 B.传统政治秩序逐渐解体

    C.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D.民族认同观念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是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 C.郡县制度 D.法律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宋时期,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同时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由此可知宋代

    A.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实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D.分散了机构的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元朝在边疆设行省,辽阔的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由此可见,元朝

    A.造成地方权力过大局面 B.在疆域范围内普遍实行行省制度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D.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这表明明朝内阁

    A.对皇权有明显的制约 B.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C.削弱相权并加强皇权 D.未形成固定的权力界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清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这种制度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令皇帝开始直接管理国家政务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有效地抵抗侵略者 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 D.各地民众自发组织抵抗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广告作为大众商业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往往是时代氛围与大众心态的反映。如图为一幅广告,它反映了当时中国

    A.维新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

    B.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瓜分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D.洋务运动开启了早期近代化尝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

    A.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废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

    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共产国际代表在提出党内合作之初,就包含着领导权归国民党的思想。美国学者海尔莫·格鲁勃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是把中国共产党拴在国民党身上,使中国共产党处于名义上是自己的一个伙伴而实际上是一个比自己强大的阶级敌人的支配之下,最后成为牺牲品。”此观点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

    A.共产国际战略指导失误 B.中国共产党未掌握革命武装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国共两党力量对比悬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形势图,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战役

    A.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B.使中国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

    D.打破了日军的“冈笼”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D.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谈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邓小平在1984年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其他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 B.推动了冷战局势缓和

    C.有利于解决香港问题 D.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雅典公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市政广场周围会聚了议事大厅、公民法庭、公民大会广场等众多市政建筑,从而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的核心区域。这有利于

    A.宣扬法律至上的理念 B.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指出:“什么是万民法?它是地基的先占、建造房屋、防御事、战争、俘虏、奴隶制、复境权、和平盟约、停战……之所以是万民法,乃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遵守这种法。”这一观点旨在强调万民法

    A.适用范围广泛 B.淡化形式主义 C.适应商品经济 D.保护私有财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是1832年英国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议会权力至上 B.新兴工业城市兴起

    C.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D.工人获得政治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针对总统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正式以“滥用职权”“妨碍国会调查”两项罪名弹劾特朗普。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

    A.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B.分权制衡的运行机制

    C.国会两党对垒的局面 D.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巴黎公社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公职人员的生活、行为进行限制,如取消了供市政厅使用的豪华轿式马车,像瓦尔兰、茹尔德等高级领导人上下班都得步行。这说明巴黎公社

    A.消除了官员贪污腐化的现象 B.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C.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本色 D.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17年3月19日,《申报》登载了《俄京政变之都中消息》的报道,“目前极为骚扰,革党起事以后,已将国家监狱及公家一切建筑据为己有。阁员业已全体辞职。政党领袖十二人人谒俄皇拟另行组织政府,俄皇亦颇愿让步”。这一事件

    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B.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

    C.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D.使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美国官方人士形成共识,认为在西欧遏制苏联的最好办法“是面包和投票而不是子弹”。基于这个共识,美国(   )

    A.对苏联进行孤立和封锁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主导成立了“北约”组织

    D.提出杜鲁门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9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写道:“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材料旨在说明

    A.美苏“冷战”造成世界的分裂 B.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

    C.美苏“冷战”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D.“冷战”破坏了世界和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冷战的结束和1991年苏联解体改变了1945年以来国际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个国际事务的新结构开始出现,但它的轮廓和美国在其中的角色都还不太清晰。”材料强调

    A.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C.美国已经建立单极世界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举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二  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的民主原则与民主运作的方式等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繁荣得益于公民聪明才智的施展。作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美国深深打上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烙印。

    ——摘编自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美国深深打上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烙印”。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列强侵华,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国家的出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孙中山思想认识的变化

    材料三  作为中国电影重要流派,献礼片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讴歌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强侵华呈现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思想主张的变化,谈谈你对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有何认识。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三中选取一部影片,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或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影片名及历史事件或现象,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概述和评价简明扼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