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说明英国

    A. 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B. 国王权力未受到制约

    C. 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所载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这说明

    A. 科举制在南宋发展至黄金时期

    B.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C. 南宋皇帝开始总揽取士的大权

    D.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为了提高边区政府的参选率

    C. 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

    D. 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B.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

    C.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D.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物。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A. 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 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 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 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隋唐

    326

    32

    29

    6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此

    A.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

    B. 隋唐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

    C. 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周人将认同血、亲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

    B. 集权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

    C. 西周将情感作为价值体系的来源

    D. 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关于绅士阶层的集体记忆如天渊之别,如下表所示

    时代

    戊戌时期

    大革命时期

    评价

    绅士为人民之代表

    绅士为全民之公敌

    地位

    绅士为救亡图存之中坚

    绅士为列强、军阀之基础

    作用

    绅士为社会进步之动力

    绅士为革命之保障

    目标

    兴绅权以兴民权

    打倒绅权以实现民权

    关于绅士的“历史记忆”形成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中国社会舆论主导力量的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

    B.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C. 洋务企业有现代企业经营因素

    D. 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1929—1933年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情况

    年份

    事件

    1929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据此可知,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A. 消弭了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

    B. 表明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C. 有利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 反映了苏联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 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C. 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 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商具有爱国热情,为报效朝廷,常常参与朝延的平板与防务活动,捐钱出人都比较踊跃。在国家危难之时,晋商常常直接参与国家的军事行动,保家卫国。晋商的爱国情怀还表现为力争主权。清末,晋商的票号名声逐渐开始衰落,但是他们并没有以此而萎靡不振,依然和全省人民共同团结,全心全力,与想独霸矿权的外国商人(主要是英国商人)进行了长达十几年抗争,始终不屈不挠,最终从英商手中赎回山西煤权,保护了山西的煤矿资源,同时,晋商还舍利取义,回报社会。很多晋商在创业经商积累一定财富之后都会伐善行施、购药治病、架桥修路、接济孤寡、扶持穷苦等。

    ——摘编自廖启云、李忠民《晋商责任意识的基本内容探析》

    材料二  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有的声称:“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有的指出”追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一些企业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用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样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6年(第六届)中国商业文化与管理学术会议上公布的“2016年中国儒商风范企业50强榜单”上,就有华为电子、海信电器、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这五十家企业的儒商风范凸现出儒商文化和儒商精神在当代仍具有其不朽的价值。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中国传统商业伦理的缺失,各种商业欺许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个时候重提和重振儒商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黄鹰《儒商精神及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晋商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商人如何“操我民族存亡起废之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23日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3时在重庆召开的“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计划主要内容为:①各方目前应尽现有实力,对日本根据地及建筑物发动空袭攻势,以使仰光及缅甸全境免受敌方攻击;②继续以器材供给中国,以支持中国抗战;③中国军队应继续以攻击或攻击之威胁,对日军之交通线发动军事行动,以牵制日军;④待实力充实后,即发动中美英可以抽调之军力,对日改取攻势;⑤在重庆之联席分区军事委员会应随时开会,并将资料及建议案送交联军军事委员会,俾该会得拟定东亚战略;⑥希望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能早日实现。

    ——《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的召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召开的背景。依据材料概括《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的战略意图。

    (2)材料中“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低关税或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19世纪末,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帝国应该建立共同的关税,以保护帝国不受到外来竞争的危害。这个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自由贸易长期以来已经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受到两大党的共同维护。1903年张伯伦公开宣布他主张建立保护性关税,并辞去殖民大臣职务。不久,他建立“关税改革同盟”,大力宣传关税改革思想,掀起声势浩大的关税改革运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40%.当时上千名经济学家反对这种经济上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最后对美国也会不利,但胡佛认为此法符合美国民族最高利益。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主张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挑起关税战产生的国际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寇准,北宋政治家。1004年辽军南下入侵,北宋大多数官员主张妥协避战,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直言:“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为消除妥协派对真宗的影响,寇准将妥协派调到前线作战。为击退辽军,寇准派人前往前线侦察情况,并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寇准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在寇准的督促和陪同下,真宗前往澶州视察军情,鼓舞了军民士气。然宋真宗始终有议和之心,寇准虽始终反对,但最终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后来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据郭玮《寇准与澶渊之役》等

    (1)根据材料,简述寇准在澶州之战中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澶渊之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俄国

    1820年

    32.5

    1.8

    5.2

    5.5

    3.8

    3

    5.4

    1870年

    17.2

    8.9

    9.1

    8.9

    6.5

    2.3

    7.6

    1913年

    8.9

    19.1

    8.3

    5.3

    8.8

    2.6

    8.6

    1950年

    4.5

    27.3

    6.5

    4.1

    5.0

    3.0

    9.6

    1973年

    4.6

    22.0

    4.2

    4.3

    5.9

    7.7

    9.4

    2017年

    14.8

    24.3

    3.9

    3.3

    4.5

    5.9

    1.8

    ——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纪经济千年史》等

    上表为19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份额简表(%,世界总量=100%)。从表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