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有识之士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B. 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学派的大力提倡下,孝成为完整的、有关处理亲子关系准则的学说。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黥城旦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这表明

    A. 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

    B. 秦朝继承发展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

    C. 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

    D. 秦朝时孝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

    A. 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B. 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C. 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

    D. 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共产党影响力快速提升,但到1951年,各国共产党势力便迅速衰弱,对这一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西欧各国经济快速实现了恢复发展

    B. 冷战切断苏联对西欧共产党的支持

    C. 西欧各国政府大力压制共产党活动

    D. 苏联东欧政局变化影响共产党的形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19年11月,李大钊发文评价五四运动,称其“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

    A. 追求正义自由的理想

    B. 具有苏俄革命的模式

    C. 爱国牺牲的责任意识

    D. 兼具社会革命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上世纪五十年代,党确定了在实现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路径。1977年,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中要求“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达到70%”。可随着1980年的临近,这个声音却越来越弱,最后更是悄无声息。这一政策

    A. 符合了当时中国农业现状

    B. 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实现

    C.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明显

    D. 极大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 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B. 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C.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D. 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宋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表(单位:人/平方千米)。这一变化

    A. 助推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B. 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 使土地集中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D. 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 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B.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 促进资本主义商业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斯(1735—1826年)认为: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据此可知,亚当斯

    A. 推崇古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B. 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了规范

    C. 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

    D. 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顾祖禹(1631—1692)祖上为官甚久,其父深感科举不能救民、携子祖禹归隐虞山,临死前将编撰《读史方舆纪要》的重任交于顾祖禹。不走。他父亲临终前嘱托他“《大明一统志》于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山川条例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希望他“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昭示来兹”。顾祖禹在搜集爬梳文献的基础上,终于在50岁时撰就《读史方舆纪要》。但与徐霞客相比,去研究缺乏实测的依据,仅仅资料类比、研究为基础,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接受西方科学思想的梁启超,只肯定《读史方舆纪要》一书承继自《汉书·地理志》以来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传统,而叹其组织、方法之高明了。以梁氏看,《读史方舆纪要》则是不折不扣的历史书了。

    ——摘编自冯岁平《简论明清之际地理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祖禹科技成就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顾祖禹的科技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王朝建立后,一方面在原有职官不废的基础上不断地增设使职;另一方面,有意地分割事权。同时北宋品阶制度十分复杂,官员的品与阶、官与职常互不一致,使得北宋官僚机构重叠且系统紊乱。

    继王安石变法之后,从元丰三年开始,宋神宗下令仿照《唐六典》制定新的职官制度。九月批准实行新的寄禄官阶,职事官各还其职,按不同的品、阶授相应的官职。于是品、阶、官、职就统一起来了。此外,凡领空名的职事官一律罢去;元丰五年,又对三省六部、枢密院、御史台、秘书省、九寺、五监等部门的统属和职掌作了详尽的规定,重新恢复了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取消与三省重复的机构,如中书门下、谏院、起居院等;在六部改革中,裁减了一批喧夺六部职权的冗官机构和使职差遣官,恢复了六部原有的职权。然而,后世对北宋元丰改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宋哲宗时王觌认为元丰官制改革:“正名百职,上下相维,各有分守。”朱熹认为神宗喜《唐六典》,“依此定官制,事多稽滞”,“既有六部,即无须用九卿,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

    ——摘编自秦江《试论北宋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元丰官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元丰官制改革的不同态度及其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明治政府,造就了“官报时期”。1875年,官方修订了报纸条例,其中就有“侮辱官吏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商业报刊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引起官方和民众的一致关注,它们大肆炒作对外战争理念,宣传对天皇的“忠”,以扩大销量。19世纪末,当权者吸收西方文化定位在德国的国家主义上,提出“和魂洋才”等口号。从1932年起,日本政府对报刊实行了空前严厉的检查,禁止那些不利于军部的新闻报道,同时逮捕文化人士多达3.4万人。为控制舆论,成立了情报局,由现役军人担任领导,对报刊等媒体实行直接控制。1936年,政府将多家通讯社合并成立同盟通讯社,并规定:凡是新闻传播的电报,不论是发稿还是收稿,只授权于该社。太平洋战争时期,关于日方战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在整个战争时期,媒体被军方掌控,逐步走向法西斯道路。

    ——摘编自陈力丹《论日本媒体“二战”时的法西斯化》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媒体走向法西斯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的措施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图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