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

    A. 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 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D. 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斯宾塞为思想界所诟病的“把生物进化套用于人类社会”的问题,恰恰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在对自由竞争、个人权利、有限政府这些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进行捍卫时,斯宾塞加入了科学这个重要的基础要素,力图使科学、经济、道德三者共通。材料强调的是

    A. 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来扩大影响

    B. 社会进化论论证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C. 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 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具有科学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代替了传统的招贴画、路牌等,成为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传播现象和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这一现象表明

    A. 资产阶级控制大众传媒业发展

    B. 经济对市场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C. 产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D. 报纸杂志的资讯传播功能弱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79年7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该方案实际上是

    A.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B. 放权让利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朝中后期,大量小说戏曲获得刊刻,不少文人学士卖文卖画,出入与商人会馆;一部分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这反映出当时

    A. 崇富重利思想盛行

    B. 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 市井文学成为主流

    D. 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不愿再活下去的人应该向元老院说明理由,并在得到许可后去死。不幸的人应该说出他的不幸,法官应该向他提供补救的办法。只有当法官与元老院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可以选择自杀。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

    B. 法律关注社会公平与公正

    C. 法官与元老院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D. 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的程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

    B. 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

    C. 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

    D. 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1年5月1日,北京长辛店铁路工人举行了从未有过的“劳动节”示威游行。当时的传单上写着:“列位列位!明天是阴历五月一号,是做工的人的节气。厂里的工人们打算开个纪念会,人家在一块儿,谈谈话,演演戏,热闹热闹!”这表明当时长辛店工人

    A. 支持实业救国运动

    B. 组织意识有所提高

    C. 积极反抗国民党统治

    D. 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一战”后中国对西方工业品依赖加剧

    B. 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一战”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双重作用

    D. 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西方媒体有关“冷战”的漫画,分别描绘了“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表明

    A. 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

    B. 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中国

    C. 媒体舆论体现双方国家利益

    D. 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纽约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约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荷战争结束后,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会。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市成了主导世界的城市,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根据李三虎《纽约与广州:一种城市变迁的历史透视》等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纽约的历史变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政府体制中出现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开始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国会于1961年批准成立“第一次临时行政调查会”(简称“临调会”),作为行政改革的独立咨询机构,为政府行政改革提供方案。“临调会”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于1964年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行政改革的意见”的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充分反映了改革的效率取向,其中对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为保证行政效率指明路径;分权思想在控制中央行政机构规模的同时又发挥了地方的高度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民主化的理念提出为日本民众参与并监督行政事务提供了可能;在制度上通过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化,在人员机制上通过充分发挥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来达到高效。事实证明,这次围绕效率而展开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地继续高速增长,并于1968年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创造了“日本奇迹”。

    ——摘编自黄晓蓓《二战后日本行政改革的文化视角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60年代行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60年代行政改革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地及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情况。在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英法两国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华工。北洋政府认为,参战华工可以获得协约国所支付的工资,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蔡元培等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华工赴欧。一战争期间,中国派遣至英法的华工约有14万人之多。华工们一到欧洲,就立即被划拨到各处,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救伤兵、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一战结束后约11万参战华工回到祖国,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有1万余华工留在法国工作、生活。

    ——摘编自王平贞等《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赴欧参战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1692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自强的典范性人物。他毕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自许,希望通过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来成就自己的学术志业和实现人生价值。

    船山颇具自白心迹的《诗广传》有言:有谁在生居迷乱之世,上不遇明君,下不得民望的情境下还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栖栖遑遑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心系天下的安危或民众的安乐呢?而且唯恐谋求得不够精深远大而高明悠久呢?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关心文明建构的君子才能有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视镜高远,胸怀博大,有一种“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伦理自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其人格品质的集中体现。君子不同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从来不从个人私利来谋划人生,而是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装在心头。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论》

    (1)根据材料,概括船山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船山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