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

    B. 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 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

    D. 只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统计,1872-1894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是53家,资本共4697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9.6%,而189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高达463家,资本达90801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41%,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

    C. 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D.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D. 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繁荣

    B.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C.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D. 私营手工业始终代表技艺最高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出口额的迅速增长

    A. 提高了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B. 更加强化了小农经济形式

    C. 显现了近代经济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 使得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文中的“他”是指

    A. 哥伦布

    B. 迪亚士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 英国和中国

    B.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 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D. 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元朝时,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 扬州

    B. 广州

    C. 泉州

    D. 上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历史解释——荷兰的殖民扩张)《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 手工作坊

    B. 手工工场

    C. 工厂

    D. 垄断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B. 商品经济的发达

    C.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图片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工具,从功能上说,不同于其它三种工具的是

    A. 高转筒车

    B. 翻车

    C. 筒车

    D. 耧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开始于

    A. 西汉时期

    B. 东汉时期

    C. 唐朝时期

    D. 宋朝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A. 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B. 巩固封建君主权力

    C.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场所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这种场所叫作

    A. 城

    B. 市

    C. 坊

    D. 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近代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继昌隆缫丝厂

    ③湖北织布局

    ④贻来牟机器磨坊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C.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邓小平曾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究其原因主要是

    A.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B. 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建设的冲击

    C. 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有重大失误

    D. 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这次大会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生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大会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这次大会召开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82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①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贵任制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产品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A. 蒸汽机

    B. 轮船

    C. 汽车

    D. 火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7世纪,英国与荷兰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

    A. 纽约

    B. 华盛顿

    C. 旧金山

    D. 波士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髙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37年11月禾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禾丰又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不景气,处境奄奄一息。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居,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年代

    历史事件

    1850

    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

    1851

    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1854

    参与克里米亚战争

    1856

    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

    从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欧洲各国。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8

    撤销具有垄断性质的东印度公司,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会处于这种地位?

    材料二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半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很多科学研宄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灾难说”,新航路开辟给並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有积极作用:二是“进步说”新航路开辟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同意哪种观点?试阐述你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